石头上刻着良渚文化图案黑釉盏里刻着文字战国到西汉时期生产的青铜器青铜器座包浆自然斗茶时候使用的黑釉盏石头正面的圆圈里刻着九个点
今报记者伍蹈/文 韦巍/图
如果有一天,你在河里捡到了刻着奇怪符号的石头,印有字体的瓷碗,或是形态怪异的青铜器,也许它们就是远古时代留下来的历史印记,一段岁月的见证。在本期鉴宝活动中,藏友带来从水里捞上来的宝贝,背后都有一段精彩的历史故事。
石头上的良渚文化
藏友杨先生喜欢在河边“淘宝”,他收藏的一块石头,便是在红水河边的淘沙船上淘来的。这块石头跟随自己十多年,杨先生却一直都搞不清它的出处。
这块石头约有手掌大小,两面都刻有图案,所刻图案相似却又有不同。柳州艺术品鉴赏学会会长罗安鹄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后,认为这块石头是春秋战国时期,闽南巫师用来祭祀所用。
由于石头在河床里经历了千百年时间的冲刷,比较明显的人工打击痕迹消失了,依稀留下了浅浅的纹路,所以现在很难分辨这是自然石片还是人工打制,但是因为刻画图案的包浆和整体石块一致,所以排除了是现代人工刻画的可能。
罗说,石头上的圆圈,应该代表着太阳,旁边四片叶子连起来的图腾,就像植物发出来的嫩芽,这些都像是对大自然生命的崇拜,非常符合春秋战国时期良渚文化的特征,类似巫师拿在手中的祭祀用品,而它具体的用途,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根据罗安鹄的解释,杨先生回到家中翻查各种文献,他认为这块石头是古人用来祭太阳之物。据记载,杨先生查到了“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出自《淮南子》:“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尽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细看石头上的图案,罗提到的植物嫩芽,应该是后羿从四面射出的弓箭头,圆圈则为太阳,石头其中一面的圆圈内有9个点,代表后羿射下的9个太阳;另一面的圆圈内的多个点,代表后羿翻越99座山,历尽艰险。因为后羿射日的这个典故发生的年代,与罗推断的石头年代相符,所以杨先生便大胆推断,石头上的图案想表达的就是“后羿射日”。
虽然杨先生和罗安鹄都做出了自己的推断,然而并不能非常确定石头的来源,罗更希望,拥有像这样代表某个时间段的历史符号藏品的藏友们,一定要保留好这些宝贵的财富,因为人对历史的认识,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完成的,随着时间后移,这些符号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研究历史。
黑釉盏与斗茶
同样是从红水河捞出来的,还有藏友周先生收藏的黑釉盏。
黑釉盏基本形制是大口小足,状如漏斗或斗笠,胎体厚实凝重,器口釉薄,器腹釉渐厚,器足露胎,而黑釉盏还有一段斗茶的故事。
据记载,斗茶是茶客比赛茶叶质量的一种活动,尤为古代文人所好。它出现于晚唐,盛行于宋代,在以产贡茶闻名的茶乡建州(今福建建瓯)最为流行,将茶叶做成茶饼,再碾成粉末,在饮用时连茶粉带茶水一起喝下。斗茶多为两人捉对“厮杀”,三斗二胜,计算胜负的单位术语叫“水”,说两种茶叶的好坏为“相差几水”。
宋代盛行斗茶,饮茶所用茶具为黑瓷茶具,产于浙江、四川、福建等地,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福建的建窑盏,即著名的“建盏”,其中以兔毫盏最为人称道。此外,江西吉州窑、山西榆次窑等,也都大量生产黑瓷茶具,就连主要生产白瓷茶具的定窑,也开始生产黑瓷茶具。后传说,元人灭南宋,入主中原,统一全国,将斗茶作为宋人亡国的一条教训,厉禁斗茶,黑釉盏也因之停烧,但确有史料表明,元代仍沿用黑瓷茶具。
周先生收藏的黑釉盏,经过行家的推断,应该是元代到明代时期的藏品,因为它少了宋朝色黑如漆,银斑如星的那种特征,难能可贵的是,盏底部都刻有字体,或许这个代表的是族群的地址,也可能代表着生产的商号。
青铜器用途待考证
从河里捞上来的“宝贝”五花八门,何先生就在柳江河里捡到了一件青铜器座。罗安鹄谈到,目前为止都没有记载有这种形态的青铜器,从铜质和锈色来看,这件藏品应该是战国到西汉时期生产的青铜器,而这件青铜器如果拿到市场上售卖,价值非常低,但是它一定代表了历史的某个时段的印记,能够为人类历史的研究做出极大的贡献。
藏友们对这件青铜器众说纷纭,有人说是耕地用的三齿耙,也有人说是某个物件的足,罗安鹄认为它是器座用来放置物品,譬如屏风、书本等,而且这件青铜器极具南方的特点,具体的作用有待考证。
不少藏友经常从河里淘到宝贝,是因为历史上的变迁,不少人类使用过的物品,因为战乱或者天灾的原因,掉入河中后,与外界的氧气隔绝,加上人类或是动物都难以破坏它,所以河中的藏品被流水冲上岸后,通常都能够保存完好,而这些藏品都极富历史研究和文化价值,罗安鹄建议,如果有一天你也在河边捡到了宝贝,一定要好好保存它。
新闻推荐
活动看台昨晚,广汽“凌派杯”五人足球赛半决赛火爆举行。当晚比赛在星宇地产、路成1队、恒霆集团、城市联四强之间展开,最终星宇地产与城市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