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与韦文鹤交流核心提示去年12月中旬,柳州市启动冬季救助街头流浪乞讨人员的行动以来,为大批流浪乞讨人员发放了棉衣棉被、食品药品,让他们可以安全过冬。在这些被救助的人员中,工作人员在江滨水上明珠大舞台附近,发现了市区籍残疾男子韦文鹤符合申请低保及廉租房条件,他因不愿给家庭添负担和不懂相关政策,在城区“流浪”了近十年。
13日上午,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领着在“家门口”流浪的韦文鹤,到柳北区胜利东社区顺利办理申请低保申请手续,并有望在春节前领到低保金,43岁的韦文鹤感激地说“以后再也不想出去流浪了”。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表示,还要协助他申请廉租房,让他从源头上能告别“流浪生涯”,今后都能过上“暖冬”。
○○记者李俊
不愿给哥哥添麻烦
韦文鹤肢体有残疾,从小也没有得到受教育的机会,基本没有工作能力。一家人原住城中区辖区,2002年因征地拆迁,随二哥搬至柳北区胜利小区,户籍也随之迁至柳北区。
“哥哥的房子好小的。”韦文鹤说。
“只有50平方米,现在一家三口住也很紧张。”也来到现场的二哥韦文管接过话来表示,刚搬到胜利小区时,还可以一起住,后来自己结婚特别是孩子8年前出生后,住房就特别紧张了。“我也不想流浪,可我更不希望给哥哥添麻烦。”韦文鹤说,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父亲后来也患病身体不好,自己一直随二哥生活,可二哥成家后,真的不想给他再添麻烦了。
韦文管告诉记者,他们四姐弟,其中姐姐已于多年前去世。大哥虽然有比较稳定的工作,这些年来也一直资助着两个弟弟,不过大哥一家子的住房也只有60平方米,境况也不是很好。韦文管自己也没有固定的工作,收入非常不稳定,妻子也只是一般饭馆的服务员。
“我也尝试去找工作,可总是被各种理由拒绝。”韦文鹤说,为了不给哥哥一家添麻烦,自己悄悄离开,开始了近十年的流浪生活。其间,他多次到一些单位“应聘”,用人单位不是嫌弃其个子小、有残疾,就是说他没文化。他伸出自己的手说,就连扫把都拿不稳。这些年的流浪生涯,韦文鹤主要在城中区文惠桥、红光大桥一带活动。他说主要靠捡垃圾、矿泉水瓶或乞讨来生活。
虽然柳州市有低保、廉租房制度,可没上过学的韦文鹤说自己一点都不知道,十多年前办理的残疾证,也是大哥帮他办理的。“后来我也想帮他申请低保,可一直找不见人。”韦文管说弟弟离家出走后,基本处于“失联”状态。记者从韦文管提供的残保金领取本上看到,2001年11月22日至2003年8月5日,韦文鹤曾领取过11次残疾人补助金,金额为100—400元不等,之后就不再有领取记录。
多方协调为其申请低保金
市救助管理站流动应急科科长覃志宇告诉记者,去年12月17日,该站启动冬季救助街头流浪乞讨人员的行动,其中仅在城中区红光大桥、柳江大桥底及江滨水上明珠大舞台等地,就救助了50多名流浪乞讨人员。
“这些人大都是由外地流入柳州市。”覃志宇说,他们与城中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在行动中一一了解这些流浪乞讨人员的情况,发现韦文鹤“竟然”就是柳州市市区的居民。细心的工作人员发现,韦文鹤完全可享受柳州市现有的低保政策,不应再让他流浪在街头。随即,市救助管理站及城中区民政局负责人经商议后,决定对韦文鹤按政策进行救助。
据介绍,韦文鹤没有固定居所,因此工作人员就到附近流浪人员几个常驻点走访,终于再次找到韦文鹤。
经了解得知,韦文鹤户籍现属柳北区,且还有两个哥哥。在柳北区民政局的协助下,终于找到韦文鹤的户籍现属柳北区胜利东社区,并联系到韦文管。
最终,经多方协调下,13日上午,市救助管理站、城中区民政局、柳北区民政工作人员带着韦文鹤,来到其户籍所在地的胜利东社区,顺利办理申请低保的手续。“下个月,他的低保应该可以获批准。”胜利东社区主任韦徽告诉记者。“春节前帮他办理好低保的相关手续。”柳北区民政局副局长冯伟文也表示,要让韦文鹤过上一个舒心的年。
据悉,韦文鹤也符合申请廉租房的条件,下一步,相关部门也将协助其申请廉租房居住。在此之前,韦文鹤将回到哥哥韦文管家中居住,他也高兴地表示“今后不再流浪了”。
新闻推荐
...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