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新闻 柳江新闻 柳城新闻 鹿寨新闻 融安新闻 融水新闻 三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柳州市 > 柳州新闻 > 正文

垃圾怎么运才避免“二次污染” ■环卫工每天在门口装倒垃圾,恶臭四散,还有垃圾掉落■居民建议,使用规范的“带盖”垃圾桶,进行密闭运输

来源:柳州晚报 2015-01-14 06:45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张捷不少一楼住户开门就看见垃圾桶,而且环卫工每天都在门口装倒垃圾,恶臭四散不算,还有垃圾掉落。近日,不少市民就此致电晚报2821100反映,有的居民嫌垃圾桶离居民楼太近不合适;有的则认为垃圾桶频遭移位,垃圾桶放在哪里都不合适,干脆把垃圾堆放在楼底得了。记者多方走访得知,五花八门的垃圾桶增加了环卫作业难度,而传统垃圾清理模式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小区清运垃圾易“二次污染”

去年,家住柳州铁一中教职工宿舍的罗女士向晚报反映,居民按要求把垃圾存放在一楼垃圾筐,但如此敞开暴露的垃圾容易滋生病菌,尤其对一楼住户生活影响很大。记者到现场看到,4栋居民楼每个楼梯口设置有竹制垃圾筐,周边溢出的油渍 、汤汁等已结块,暴露的垃圾引来不少蚊蝇,还不时传出阵阵恶臭。经协调环卫部门,该居民楼梯口更换了“带盖”垃圾桶。

1月4日,记者在体育路中房世纪广场小区发现,新配置的垃圾桶放置在居民出入口处,不少居民提 着打包好的垃圾投入垃圾桶。“环卫作业条件就这样,忍着恶臭也得尽快完成工作。”一名环卫女工正在把桶内垃圾装入三轮车,只见她直接站在垃圾堆里装倒垃圾。

居民段女士说,小区每天都产生大量的厨余垃圾,环卫工这样“露天式”收运垃圾很不卫生,有时还被垃圾污水溅到手上。

该小区物业管理卢女士说,小区一楼没有住户,垃圾桶的位置相对固定,但是环卫工清运垃圾时还是难免有垃圾掉落等现象。

连日来,记者走访鹅山路 、跃进路 、东环大道等路段小区发现,大多老旧小区仍采用箩筐 、水桶等容器装垃圾,一些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则更换国标垃圾桶,而环卫工采取传统的“楼底”现场收运模式,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垃圾桶频出现移位 、甚至人为破坏等情况。

居民建议密闭运输小区垃圾

小区楼底露天清运垃圾,不光增加了环卫作业难度,也给居民生活带来影响。去年9月,柳西环卫所对电动三轮车后车板进行焊接改造,环卫工轻松地把200多斤垃圾桶挂上车,每车可运载四桶垃圾,然后在小区指定地点集中,把垃圾压缩打包运走。

环卫工韦进学告诉记者,传统的收垃圾模式费力不讨好,使用了升级版清运车,每天收垃圾从原来400多户增加到1240户,工作效率提高了三倍。但是,垃圾车在小区进行压缩还是或多或少带来噪音 、臭味等影响。不少居民建议,全市小区应逐步使用规范的“带盖”式垃圾桶,环卫工集中桶进行密闭运输,这样垃圾桶放在哪都没意见。

!对此,市市容局市容科科长韦克敏表示,柳州市传统的垃圾清运模式一是消耗大量人力等成本;二是容易造成污染地面;三是垃圾桶得不到日常清洗及维护,而且中 、大型垃圾压缩车无法进入小区直接装载垃圾,暴露出垃圾中转站的瓶颈问题。

另外,目前全市小区已更换2.6万个 、240升容量的国标垃圾桶,达到全覆盖至少需要10万个左右的垃圾桶,新式垃圾桶为脚踏式开关盖子,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垃圾散发臭味。但是这样的标准桶装满垃圾后,靠人力难以倒装垃圾,因此,采取新式清洁 、高效清运垃圾模式势在必行。

新闻推荐

全市农行月底前覆盖社保《刷脸》系统 市民《露个脸》即可认证养老待遇

...

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垃圾怎么运才避免“二次污染” ■环卫工每天在门口装倒垃圾,恶臭四散,还有垃圾掉落■居民建议,使用规范的“带盖”垃圾桶,进行密闭运输)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