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六合夜市的担仔面摊洋溢着浓浓的古早味担仔面配上特制的肉燥,美味无比
今报记者韦巍 文/图
“古早的古早的古早以前,吾乡的人们就懂得开始向上仰望……”
十多年以前,我还在异乡飘流,听着台湾罗大佑的专辑《家》,里面那首台湾作家吴晟作词的歌曲《吾乡印象》给我印象最深,罗大佑那弥漫着街市烟火味的破锣嗓唱出了浓重的乡愁。那时候我们几个在他乡的柳州仔经常坐在车来车往的街头夜市,用同样弥漫着烟火味的烧烤来慰藉乡愁,而罗大佑吟唱思乡情绪的《家》,则是我们在街头最常弹唱的歌曲。
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也走过不少地方,乡愁渐渐被抚平直至成为内心深远处的一抹淡青,但我一直都没有品尝到罗大佑歌里唱的那种真正的“古早味”。
直至今年春节期间,我踏上了祖国宝岛台湾的土地,才在高雄六合夜市一位老阿公的担仔面摊上,品尝到了真正的“古早味”。
那晚,刚从高雄巨蛋体育馆出来,民歌“老王子”王梦麟的《雨中即景》歌声还在心头回响:哗啦啦啦啦下雨了,看到大家都在跑,吧吧吧吧吧计程车,它们的生意是特别好,你有钱坐不到!
走出巨蛋已是晚上11点多,天空真的下起了雨,海港城市的天说变就变的,真给王梦麟唱中了,可能此刻他正躲在城市的某个角落里偷笑呢。好不容易打到了一辆计程车,直奔六合夜市——喂饱了耳朵,也该慰藉一下辘辘的饥肠了。
我们是打着伞一脚深一脚浅踏进六合夜市的。临近午夜时分,这里依然灯光灿烂,形同白昼,人们打着伞穿行在夜市里,他们早已习惯这样的天气。夜市里烟火弥漫,从来不受天气的影响,老板们支起雨棚照常营业。各种美味随风飘荡在湿润的空气中,弥漫成高雄夜间特有的风情。
六合夜市前身为大港埔夜市,原本为聚集于台湾高雄市区大港埔空地上的小吃摊,兴起于1940年代末期至1950年代初期,是高雄最具代表性的夜市。高雄市政府于1987年起,每天傍晚六时至清晨二时规划六合夜市为行人徒步区,从此六合夜市开始迈入国际知名的观光夜市。
六合夜市堪称台湾美食的一个缩影,盐蒸虾、木瓜牛奶、筒仔米糕、乌鱼腱、海鲜粥、过鱼汤、担仔面、土魠鱼羹……到台湾之前,已经有做美食的柳州朋友央求帮尝尝著名的“度小月”担仔面,于是,在滂沱的大雨中,我们寻觅着担仔面那勾人魂魄的身影。
最后,在一个泛着黄光的摊位前,我们停住了脚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坐在火炉前,一丝不苟地拨弄着那一碗碗担仔面,而一旁锅子里的肉燥在煤炉上自顾翻滚,老者的脸上泛着平和的幸福感,仿佛匆匆岁月全都化在了他那锅浓郁的汤中;牵扯他一生的,应该就是那份“古早味”了。
“古早味”,最早是闽南人用来形容古旧味道的一个词。“古”,年代久远;“早”,早年、早先;无论哪一种都是和传统密切关联着。在影星陈坤出品的杂志书《我们》里,对古早味也有专门的解读:古早味,是一种怀旧的味道,也是记忆中的味道,是根据历史的制作方法而得到的味道。
在台湾,几乎没人不知“度小月”担仔面,它是台南最有名的一道汉族面类小吃。度小月担仔面最独门的配方就是特制的肉燥,肉臊其实是卤肉的一种——剁碎或切碎的肉,用较甜的卤汁卤过,再切丁、加上新鲜蒜瓣一起炒,非常的香;炒好以后加入面中,就是担仔面了。只有特定传人才能知道肉燥调配的配方和比例,加上用虾子熬煮的汤头,另外有一尾虾、蒜泥、香菜相佐提味,一碗看似简单的美味小吃,背后用心制作的过程,已在络绎不绝的品尝人潮和远道而来的外地客,得到了最实质的肯定。
此前我一直错误地认为“度小月”是一个人名,或者是一个品牌的名称,到了这座海港城市之后,才了解到这个名字的渊源,其实与他们的先民生活有关。
担仔面发源于台南地区,早在清朝时期,由于台南临海,故许多人家以捕鱼为业,但是台南夏季七、八月份时常有台风侵扰,风雨加交导致不易出海捕鱼,生计顿时艰困,故称台风来袭频繁、生计维持不易的月份为小月。因此有些渔家在无法出海捕鱼时候,就改卖面食以维持生计、度过小月,而后渐渐产生了“度小月担仔面”这道美食。
如今,出海捕鱼早已不再是高雄人的主要生计,但是担仔面这道美食却得以传承下来,不论是“小月”还是“大月”,一年四季大家都要吃。就好像我们柳州的螺蛳粉一样,外地返乡的游子,回家后必定要到附近的街巷去“烹(柳州话吃)”上一碗,以此来解乡愁。
那一夜,坐在大雨磅礴的六合夜市街头,我似乎品到了那股最纯正的“古早味”,那是缠绵着岁月乡愁的味道,就好像悄然走过数十年的台湾民歌一样,它没有摇滚爆炒似的浓烈火辣,却韵味深厚持久;它用时间缓慢的文火,慢慢地煮,与传统密切关联,却又永远眺望着未来;它是与金钱无关的“奢侈品”,每一位挥汗过活的平民都有资格去享受;它是最平民化的美食,就身处街头巷尾并不神秘,经历数百年的风雨洗礼,口感却始终浓郁,而且日久弥新。
新闻推荐
“老板”借走500元货款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一箱烂白菜骗倒三轮车夫
今报柳州讯(记者周群能 通讯员黄秀娟)借走三轮车夫500元货款后,柳州一名自称“老板”的男子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所谓的“货物”,也只是一箱烂白菜叶以及两块红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