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我少年时期,我的远大理想不是老师期望中的满满正能量,做个什么科学家之类的,而是偷偷地向往做个优秀的贤妻良母。到了今天,事实证明我的理想比做科学家难上N倍,其他不说,光是合格的贤妻良母必会的那道家常菜——糖醋排骨,我就是做得不及格,有损一个吃货的高大形象。
当年我苦练糖醋排骨的做法,什么大全偏方秘法一一效之,费了不止九牛二虎的力气,结果和理想的距离还是差了一大截。原因有多种,甚至糖醋先放后放以及放多少也成为纠结的环节。
如果一个吃货纠结于实际操作问题上,会逐渐被这个社会淘汰掉的。我放弃理想,游荡在柳州的大小餐馆,寻觅糖醋排骨的佳品,当中还真是藏龙卧虎,让我遇到,具体地点不说,只说一个吃货对糖醋排骨的理想口感。
那些惊艳的糖醋排骨,一碟上来,光是那个味入鼻,就有种形毁蚀骨般的香;色泽不浓不淡,不张扬,但是有特点,像那个路过门前的女子,明明化了妆却不留痕迹,还吸引偷偷的眼神;入口,不油不腻,无论酸甜,任何一种调味料都和谐有度,不多一分分不少一点点,难得的是骨肉细心,饱含激情,继续咀嚼,就会有致命的快感一触即发。
以我的直觉和感性判断,我觉得糖醋排骨最先应该是一个家庭主妇兼厨娘的首创。估计那时候她的夫君正被外面的花花世界迷乱了眼,情深意重的夫人显然已过了如花的季节,也许因为终日的操持家务,皱纹凸显,甚至身材不再妙曼而日渐发胖,闻之丈夫的作为,羞恨怜爱交加,辗转百思,下厨做出这道亦甜亦酸饱含感情的糖醋排骨,丈夫心不在焉入座,随手夹起一口排骨落口,神情受了刺激而戏剧化地变换,眼神即刻温柔起来,神魂立马归位,再正视眼前人,百感交集。
想起那时练习做糖醋排骨,厚颜邀同学朋友闺密们品尝点评,有人提出排骨选料要讲究,有人建议配料要用什么牌子的,有人建议先放醋,有人建议先放糖,等等。现在以我遍尝大小餐馆的经验看来,那些都不是根本。
其实所有的材料都是一样的,无论排骨,无论糖醋,无论葱姜蒜,高明的是对它们的调配能力和火候的掌控,最终指向就是那些与众不同的味道;爱,何尝不是如此?在条件同等的情况下,无论酸甜苦辣,在一起还有没有滋味,双方的心最先尝到的是什么味,才是决定长不长久的基础。
奉劝大家,遇到优质的糖醋排骨,不可纠结。
新闻推荐
...
柳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