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 ,洋紫荆在龙城鲜为人知 ,文惠路和弯塘路一带的市民对洋紫荆却深有印象。市民徐先生回忆起小时候在公园路小学读书的时光 ,他说:“放学了 ,就跑到柳侯公园玩 ,春天的时候 ,文惠路和弯塘路开满了洋紫荆。”在他的印象里 ,洋紫荆一直那么美。
市园林科研所专家曾向晚报介绍 ,市民看到的洋紫荆大多是本地树种 ,柳州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培育洋紫荆 ,真正用于街道绿化始于上世纪90年代。起初 ,洋紫荆并不被看好 ,因为它的花期短 ,每年在3月初或4月初开花 ,开花不过半个月 ,长的也就20天。“花不如榕树好 ,榕树根茎发达 ,枝繁叶茂 ,达到绿化效果。”市园林局绿化科科长伍云说 ,人们观赏洋紫荆 ,主要是看它开花的效果 ,但过去柳州追求高绿化覆盖率 ,洋紫荆也一直被“冷落”。如今 ,柳州已是国家园林城市 ,为了提升植物的丰富性 、色彩观赏度 ,在2005年左右 ,洋紫荆开始在龙城大量推广种植。经过长期规划 ,洋紫荆迎来“盛世” ,有市民称 ,柳州是“紫荆花园”。
现在 ,四月一到 ,柳州变身花城 ,而洋紫荆更是抢足眼球 ,可谓紫荆汇花海 ,花香遍龙城。网友“楚风”还特意改编了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一诗 ,为龙城洋紫荆添彩:人间四月芳菲尽 ,龙城紫荆始盛开。若问春花何处觅 ,不知身向柳州来。
新闻推荐
...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