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报记者谢永辉 通讯员林玉
昨日,柳州市就业服务中心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人力资源市场统计分析报告,该季度用工岗位和进场求职人数均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招工难”与“就业难”已成为人力资源市场的新常态。
人、岗数量同步减少
从7月至9月,柳州市人力资源市场共举行现场招聘会76场。其中,进场招聘单位共2093家次,比上季度减少16.08%,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25%;用工岗位54001个,比上季度减少8.45%,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36.68%;参加交流会人数33515人次,比上季度增加18.38%,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0.57%。
从统计数据来看,与上年同期相比,人力资源市场提供的岗位数和进场求职人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就业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分析,供给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进入市场求职的应届毕业生数量减少,今年毕业生求职心态普遍理性和平和,盲目求职者少,很多人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就业和创业,并不急于就业;二是进入市场意欲跳槽的在职人员减少,在职人才今年择业以求稳不变为主;三是新增劳动力资源不足。
至于市场提供岗位数下降,主要是因为大多数企业“稳中求进”,用才用工需求量较上年呈下降趋势。同时,诸多劳动密集型和传统服务型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下,人力资源需求相对减少,使今年第三季度供应量减少。
招、找两难长期并存
第三季度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人数为54001人次,而参加交流会的求职人员33515人次,从绝对值来看,空岗率达37.94%。结合前两个季度的情况来看,今年每季岗位需求数均大于求职数,用人单位招工难已从往年季节性、阶段性演绎为常年性。
就业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指出,部分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忽略了求职者对工作环境、薪资待遇、工时安排等方面需求,致其在人力资源市场竞争过程中缺乏吸引力;加之求职者自主意识的增强,部分企业难以留住现有员工,已进入“招工-流失-再招工-再流失”的恶性循环,常年在人力资源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招工。据不完全统计,全年需求总数中约20%的岗位因员工流失而需求叠加。
不少求职者进入人力资源市场择业,既要轻松又要“高大上”,这样就造成一些企业或岗位出现“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局面,而某些岗位则“门可罗雀”。再加上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缩减培训成本,在招聘时会优先考虑综合职业能力强或专业对口的人员,而求职群体中,相当数量的劳动者包括大学毕业生,劳动技能缺乏,难以适应岗位需求,导致基层岗位无人问津,技术岗位又高不可攀,管理岗位“僧多粥少”的假象,形成了“就业难”。
据统计,第三季度人力资源市场达成意向数仅7050人次。可见,一方面有大量岗位空缺,造成企业用人不足;另一方面也有一定量的求职者短期内未能实现就业,或非正规就业,或经其他渠道就业等。2
新闻推荐
历届车展让利市民挑选自己合适的汽车今报记者伍蹈 文/图今年1-7月份的车市不容乐观,7-9月份又是车市传统淡季,“十一”的车展还...
柳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