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柳州不少农作物如蜜橘、冬葡萄等出现滞销,“天气不好”被农民朋友认为是主要原因。今年,柳州的确出现了不少灾害性天气,春季干旱,夏季多雨,到了秋冬季节还出现冬汛。对于城市居民来说,也就是生活上带来了一些不便,但对“看天吃饭”的农民而言,天气好还是不好,决定着这一年下来收成多还是少。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躲”开这些“天灾”?柳州市气象局的专家表示,天气过程我们无法改变,但是通过专门的农业气象预报和预警,可以有效降低气象灾害给农作物带来的影响。
柳州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刘梅从事农业气象研究多年,昨日,她向记者展示了多款农业气象服务产品。这些气象产品和我们平常看到的天气预报不太一样,不仅专门针对的是农业方面,对天气过程的影响分析也更加详细,
刘梅介绍,以一款名为《2015年柳州市晚稻产量定量预报》的产品为例,该预报通过分析柳州市晚稻播种、插秧以来的天气条件、禾苗的长势、未来天气变化、生产布局及品种结构等因素计算得出,2015年柳州市晚稻单产将比前三年的平均值增长4.7%,比上年单产略降低0.06%。简单来说,就是气象部门预计今年柳州市晚稻产量还是丰收的,只是比去年低了一点点。
预报中,不但有解释促使晚稻增收的有利条件,还分析了欠收的不利条件,并给出生产建议,只要农民朋友根据预报做好田间管理,不利条件的影响就能有所降低。
据了解,2015年柳州市气象局共制作了针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气象旬(月)报36期,春播春种专项服务16期、夏收夏种专项服务4期、秋收秋种专项服务6期,对柳州的特色农作物甘蔗生产也做了专项服务,共发服务材料16期;同时,还对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发布了监测预警,其中干旱预警3期,晚稻寒露风预警评估4期,农用天气预报2期;早稻、晚稻产量预报4期。
如何收看或收听这些专门的农业气象预报和预警呢?刘梅表示,在柳州市的800个自然村屯,气象部门竖起了气象“大喇叭”,部分村屯还设有气象信息服务站,安装电子显示屏,气象预报和预警信息都会第一时间发出;在预警网络覆盖不到的地方,还有专门的气象信息员,挨家挨户通知到每一户农户。通过这套由预警大喇叭、电子显示屏、手机、网络、气象信息员等组成的气象灾害预警传播途径,80%以上的村民都能及时收到预报和预警信息。1
今报记者陈枫 通讯员朱斌
新闻推荐
资料多多,选得眼花了。一位高大帅气的小伙子受到众多女士追捧,很是开心。今报记者赵本高/文 颜篁/图12月25日恰适周五,又是西方...
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