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报见习记者 张悦悦
为给已过世22年的母亲办理一张《死亡证明书》,3年来,柳州市民林先生真是跑断了腿、操碎了心。“类似‘我妈是我妈\’的奇葩证明也开了好几个,但我妈的死亡证就是办不下来。”林无奈地表示,或许自己之前在办理环节上存在疏忽,但后来都已按有关部门要求走程序了,缘何多年迟迟不能办理?有关部门到底在按章办事还是相互推诿?
反复跑腿 3年办不下一张“死亡证”
据林先生介绍,他母亲于1982年在柳州城区自建有一套住房,住房有当时柳州市房地产管理局出具的《柳州市民房登记证》。
1993年,林母病逝并按习俗被送回桂平老家土葬。“由于父亲尚健在,我们兄弟俩也有住房,当年并没有过早考虑到房子过户、继承问题。”林说,自父亲也过世后,看到父母名下的房子多年无人居住和照看,他们才意识到要解决房子的过户、继承等相关手续。
2012年,林到柳州市公证处咨询获知,要办理房产继承,首先需要开具死亡医学证明书和火化证明或公安部门出具的户口注销证明。
由于母亲当年土葬,没有死亡医学证明书和火化证明,林只能回到桂平老家当地派出所开具相关证明。然而,当地派出所称:由于当年林母过世时没有及时到公安机关报备或注销户口,也没有相关死亡医学证明,且已经时隔多年,无法出具。
3年来,为证明“母亲已死亡”,林不仅到母亲墓地拍照取证,还先后到老家村委、相关部门开具户籍、亲属关系、房产地址更改等多种证明。然而,虽然四处跑腿,母亲的“死亡证”依然难开。
“要怪只能怪母亲没有在医院病故,或者没有进行火化而是选择土葬吧。”林无奈地说。
一证难办
按章办事还是相互推诿
3年的办证经历,让林先生印象深刻的是:盖章几分钟,等待盖章几个小时;碰到“壁垒”环节,相关部门往往以“按程序走”、“规定就是这样的”等理由答复,导致办证群众跑破鞋底、一证难办。
林称,3年来,他虽然按要求补齐了很多相关证明材料,但每当到相关部门办理母亲“死亡证”时,听到最多的就是“规定就是这样的,不能办理”。
据柳州市公证处一工作人员介绍,办理继承公证,必须提供死亡医学证明书和火化证明或公安部门出具的户口注销证明,且谁继承,谁取证。同时由于柳州市区仅有一家公证处,年均接待8万人次,且很多公证问题涉及专业法律等复杂关系。因此,要解决群众等待时间长、办证难等问题,建议办理前与公证员对接咨询,由公证员一次性告知所需要证明材料,省得当事人来回跑腿受累。
林母去世多年,死亡证明如何开?户籍民警建议,类似派出所找不到当时的档案,无法出具死亡证明这种情况,可由直系亲属到法院申请公示,宣告死亡后即可证明已死亡;或可考虑由去世者原单位、所在社区或死亡医院开具死亡证明。如果这些路都行不通,可通过法律诉讼的方式确认房产继承人资格,然后办理相关过户手续,但申请公示宣告死亡的用时可能会比较长。
林的遭遇,并非孤例。记者采访获悉,生活中很多群众面临“证明你妈是你妈”、无犯罪记录等各种奇葩证明。令人头疼的不仅在于需要办理的证明之多,还在于办证之难,有些证明你跑断腿也未必能开得到。由此,才导致纷纷出现各种“代办证件”现象,并衍生成为一条黑色产业链。
“办证难”背后反映了哪些问题,是相关部门按章办事抑或相互推诿?对此,林先生认为,一些部门经常“互踢皮球”,导致办证者疲于奔命;如果部门间能互通信息、透明办公,并向社会发布,群众就不会那么累……
打破“壁垒”
畅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据介绍,柳州从2001年就开始进行行政审批改革,进度走在了广西前面;2011年,柳州又推进了一次大的行政审批改革,各委、办、局把面对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的审批事项集中到一个科室,放在政务服务中心的窗口进行审批。
今年12月,柳州市行政审批局正式挂牌成立,由一枚行政审批专用章取代35个部门原先使用的82枚行政审批章,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一站式办理业务”,让企业、群众只需在一个窗口递齐材料就可以把事情办好,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企业、群众的麻烦,也能加强对职能部门的监督。
改革力度如此之大,相关部门行业也作出便民、惠民表率、举措,现实中缘何依然存在“一证难办”的尴尬?据柳州市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有些部门依然存在“信息私有”的固有思维,要审批的事项很多,可谁也不愿担责,导致发生“互踢皮球”、推诿等现象。因此,要真正实现便民惠民,当务之急需要打破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手段,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从源头上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障碍。
新闻推荐
今报柳州讯(记者黄显巧)昨日,柳州市国土部门就开展大规模弃土区的排查工作进行部署。相关专家表示,要避免弃土区产生隐患,规划选址、坡度高度、排水等问题都很重要。 &n...
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