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美京与外孙女池婷婷提供缝纫服务
韦天华提供义务理发服务
池德全提供家用电器维修服务
○○记者 叶露婷 通讯员 孙赟飞
晚报讯 雷锋精神,薪火相传。昨天,柳州机车车辆厂学雷锋特色品牌活动“雷锋街市”在革新路开展,450余名志愿者在家属区摆摊搭台,形成了200多米长的街市,为市民提供修电器、修钟表、修电脑、缝纫、磨刀、剪发等免费服务。
在熙熙攘攘的“雷锋街市”上,一家三代铁路职工志愿者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学雷锋活动的铁杆粉丝。今年75岁的韦天华是该厂原锻工车间退休职工,其女儿韦美京今年52岁,是该厂技术处档案馆退休职工,其女婿池德全今年54岁,是该厂动力车间电工高级技师,其外孙女池婷婷今年25岁,是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客运段职工。
从1965年学会理发这门手艺开始,韦天华一直义务理发,迄今已经坚持了53载。他说,当年为了方便村里乡亲,便学习理发这门手艺。后来,参军到部队,战友们知道他会理发,也经常找他,一传十,十传百,久而久之,他成了连队小有名气的理发师。1970年,他从部队复员进入车辆厂工作,此后,每年3月都参加“雷锋街市”。
在父亲的影响下,女儿韦美京也继承了乐于助人的性格。参加工作以来,每年她都在“雷锋街市”替人锁边、缝补衣物。女婿池德全也是一位古道热肠的人。进厂参加工作30余年,他一直坚持参加“雷锋街市”志愿服务活动,经他手修理的电器数不胜数,电扇、电磁炉、电冰箱都不在话下,成为社区里小有名气的“维修大师”。凡是街坊邻居家里电器有故障找到他,他都会主动上门帮忙维修,不收取任何报酬。外孙女池婷婷则在外公和父母的影响下,从记事起就来到“雷锋街市”做志愿服务,成为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接班人。“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平常、很快乐的事情。”池婷婷表示,作为这个家庭的第三代,她也将身体力行,继续传承学习雷锋精神的良好家风,用雷锋精神照亮自己人生前进的方向。
记者了解到,“雷锋街市”至今已经有53年的历史,早已成为品牌,影响并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加入,为其带来新鲜血液与发展动力。如今,“雷锋街市”里如韦天华一家坚持践行雷锋精神的家庭还有很多,老职工人退休服务却不退休,新加入的年轻人又为“雷锋街市”带来了朝气和活力,很多退休的老同志说:“雷锋精神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消失,会作为一种时代精神流传下去,我们不会忘记螺丝钉精神,更不会忘记雷锋。”
新闻推荐
○○记者韦安晚报讯3月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劳动妇女节,为更好地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和技术为柳州市广大女性健康保驾护航,柳州市“治未病联盟”将3月份作为关爱妇女健康月,各成员单位在妇女节期间开...
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