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轴快速移动到了下半年,全市各重点项目建设、征迁工作如火如荼。7月底,城中区要交付19个征地地块,其中,15个地块集中在静兰街道办事处。梳理重点、建立台账、落实责任、集中攻坚,18日起,城中区开启“保姆式”工作法,强力清障,确保按时交付目标地块,保障城市经济发展用地需求。
用心用情,解开群众“心结”
20日上午,静兰街道办静兰村独凳屯的无证建筑强拆现场,几个村民围着街道办主任李伟平,再次确认政策等信息后,才放心离开。“静兰村的征地工作有历史遗留问题,有社会问题,有村民间的私人问题,我们在下户时不仅要依法依规办事,也要尽力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李伟平说,静兰村整村改造项目从2009年开始启动,持续时间长,村民家庭人口不断增长,很多村民都有各种各样的现实困难。
据了解,这个整村改造项目共需完成征地8000亩,目前已完成7450亩。今年以来,该村已完成征地89亩,完成拆迁面积2.21万平方米。按照工作进度表,7月,城中区主要集中力量对静兰水上运动中心和独凳山片区、桂柳路东段西侧片区、桂柳路东段东侧片区的征迁地块进行重点攻坚。
7月18日,城中区在独凳屯一处铁皮棚下,成立了“静兰整村改造现场指挥部”。20多个职能部门将服务前移到征迁现场。帮助村民解决土地纠纷、办证、土地测量等问题。
用心用情,城中区在征迁工作中摸索出一套解开群众“心结”的路子。所有参与征迁工作的队员,都要学透《静兰村整村改造项目安置手册》,同时,做细调查摸底等工作;耐心宣传群众最关注的政策、法律和奖励措施等,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比如,静兰村马鹿屯覃先生等20户被征迁户,由于32亩林地纠纷长期得不到解决,对征迁工作的抵触情绪很大。静兰街道办的工作人员,通过调阅1963年、1978年历史资料,走访老干部、老党员核实村民承包林地的情况,帮助村民求证,满足其合法诉求。工作得到村民的认可,征迁顺利推进。到5月1日,马鹿屯的征迁工作基本完成。
齐头并进,拔除征迁“钉子”
城中区重大项目征地拆迁特点是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
今年以来,该城区坚持“攻坚克难,能打胜仗”的征地精神,以碰到难题不退缩、遇到挫折不气馁、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气神,确保各个整村改造及重点项目征地拆迁按照“路线图”和“进度表”顺利推进。截至目前,今年已累计完成静兰、河东整村改造征地面积258亩,拆迁143户,拆迁面积约11.9万平方米,完成11个供地地块任务。
在具体工作中,城中区各个职能部门齐头并进。城中区区委书记金忠、区长李柳彬担任征地拆迁的总指挥长,随时协调解决问题。常务副区长蹲点负责征迁地块,能够当天解决的问题绝不拖延。
“静兰村的未来发展前景美好,希望广大村民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支持配合政府的征地拆迁和打击‘两违\’工作”。城中区区长李柳彬说道。
据了解,城中区征地拆迁办重视并及时解决征地拆迁工作引发的矛盾、纠纷及遗留问题。为消除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确保被征地农民老有所养,今年上半年,城中区为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办理了590本失地证,其中静兰村232本、河东217本、环江71本、窑埠村70本。
部门联动方面,城中区强化了组织协调和互相督促工作。加强与村委、队干的沟通力度,切实发挥村委、队干带头宣传征地政策、带头签订征地拆迁协议、带头做好矛盾纠纷调解的“三个带头”作用;加强各指挥部、征地办与城中法院、执法局等职能部门的紧密配合,齐心合力,按照协议拆除、司法强制、行政强制三路并进,共同推进征地拆迁工作进展。
同时,重视协调部门妥善处理征拆工作遗留问题,对今年重点项目扫尾问题进行全面梳理,认真理清存在问题,集中精力重点突破,确保补偿资金准时到位。
随着柳东新区的蓬勃发展,静兰片区迅速从城市边缘转变为两大城市区域的连接地带。借助区位、资源、景观等多方位优势,未来静兰片区将成为集休闲旅游、生态保护、居住生活为一体的新核心地带。静兰片区整村改造征地拆迁工作,不仅事关柳州城市东扩战略和经济发展大局,而且也将为静兰村发展三产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增收致富插上腾飞的翅膀。(粟桂利)
新闻推荐
在商家指定的地点按时按量散发传单,每天能赚几十元甚至上百元,这种工作成为假期里部分学生勤工俭学的首选。可7月26日,在柳...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