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一议
林双
据《南国今报》报道,当下,共享单车已成为国内许多城市的负担,而柳州的公共自行车管理不仅秩序井然,风景这边独好,而且随着各种网络支付方式的普及,公共自行车也可以扫码租车了。
几个月之前,一组名为《无处安放》的共享单车“坟场”照片,走红网络。照片是作者跨越20多个省45个共享单车“坟场”拍摄而成的。画面上,被遗弃的共享单车堆积如山,场面触目惊心。
与之对应的,是全国各地共享单车都面临的管理难题。几乎所有的共享单车企业都有投放量过大、线下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的弊病,而野蛮生长的共享单车在方便用户的同时,也给城市管理制造了不少麻烦。
比如,共享单车挤占公共道路造成交通压力:2017年清明假期,10万辆共享单车彻底瘫痪了西湖景区的交通;“童话大王”郑渊洁也曾在微博上“投诉”共享单车占用了北京朝阳区三里屯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
柳州市公共自行车管理井然有序,跟全国各地的共享单车乱象形成鲜明对比。据了解,经过三期的建设,柳州投放公共自行车7500辆,租车点达到320多个。
跟其他城市泛滥成灾的共享单车相比,柳州公共“小绿车”的这个数字是相当“克制”的。而且,“小绿车”跟共享单车一样,可以扫码骑走,停放方便。就像柳州本地网友所说的那样,“小绿车管得好,我们就不用共享单车来添乱了。”
两相对比,不难发现,由企业主导的共享单车投放是市场行为,一切以竞争的考量为先。企业方在数量规划、线下运营等方面,远不如政府有控制管理能力,不少地方就出现了企业无序投放忙赚钱,职能部门替企业“擦屁股”情况。
柳州“小绿车”的运营井然有序,正体现了政府管理能力的优越性。在共享单车出现之前,公共自行车的使用远不如现在便捷。“小绿车”能走红,除了管理上的先天优势之外,也在于政府主动向市场学习,吸纳共享单车的信息技术优势,不断完善使用功能。
当地政府以市场为师,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提升公共自行车服务质量。正因此,”小绿车”的使用体验并不比共享单车弱,用户自然倾向于选择管理更加有序的公共自行车。
据报道,今年全国已有20多家共享单车企业倒闭,无数共享单车被遗弃,企业资金链断裂之后,也有大量用户押金退不回来。共享单车野蛮生长的负面效应,笔者不再赘述,柳州“小绿车”的走红倒是引人思考:公共自行车若能先行一步,岂会有共享单车的泛滥成灾?
倘若以此为鉴,公共服务不仅学会师法市场取长补短,还能跑在市场前面,类似共享单车这样“无处安放”的现象,或许会越来越少。
新闻推荐
柳州市跃进路86号4栋1单元4-2号等13户被征收房屋相关权利人:因实施“跃进路东侧(金凤小区)土地一级整理”项目(A地块)建设,需征...
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