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记者荀诗媛、赖柱武报道摄影)12月18日,一场能够面对面了解载人航天工程领域的发展、学习前沿行业科技的航天科普讲座,依次在窑埠街小学、德润中学举行。应邀前来的中国首批航天员、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硕士研究生潘占春,结合亲身体验讲述尖端科技发展的情况,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技术转化成通俗易懂的科普知识,结合讲座、互动等形式向台下学子阐述航天技术领域的新成果。
据介绍,历任飞行员、中队长,安全飞行855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的潘占春,现任深圳市太空科技传播促进会会长。作为科技传播的推动者,他多次带着载人航天工程领域里的知识进校园,打造航天科普活动与学校教学结合的新模式,以此增强青少年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信心。
潘占春说,航天员训练要通过全面系统的严格培训,从思想、身体、心理、知识储备、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具备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能力,满足载人航天事业发展需要的过程。青少年想要成为未来中国航天的骄傲,必须保持健康强壮的体魄、积累丰富的知识,有着坚定的信念和能吃苦的毅力。
由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自治区科技馆、柳州市科协、南宁市科协、深圳市科技传播促进会承办的载人航天科普知识讲座广西行活动,从18日持续至21日,讲述那些远在天边、鲜为人知的航天人故事,从中激发民众对科学的求知与探索的欲望。
19日,科普讲座在驾鹤路小学进行。
新闻推荐
在水一方小区停车问题六方协调会昨如期召开 192名业主的爱车 有望结束“流浪”
◎《192户业主车如“流浪狗”要到处找“窝”》后续:今报柳州讯(记者廖艳明)为进一步解决在水一方小区停车难问题,12月18日,柳...
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