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柳州 今日柳江 今日柳城 今日鹿寨 今日融安 今日融水 今日三江
地方网 > 广西 > 柳州市 > 今日柳州 > 正文

看!第三产业从“补短腿”到“领头跑”

来源:柳州日报 2019-12-28 12:51   https://www.yybnet.net/

稳步增长是一股厚积薄发的力量。从2015年甩掉“短腿”的历史包袱后,柳州第三产业增速已实现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发展底气更足、实力更强、质量更高。到2018年,三产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为40.9%,三产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72.7%。柳州三产完成转型升级,成为当前经济运行的一个“动力源”和“稳定器”。

十大难忘瞬间之一

关键词:柳州饭店

1952年春天,“广西高级干部休养所”在柳江边诞生了。1953年3幢欧式“小红楼”竣工。1954年夏,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与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在此举行会谈。周总理下榻的3号楼、胡志明主席下榻的1号楼从此被世界聚焦,这里见证了新中国外交史上的开篇,1982年更名为柳州饭店。

见证者

“红楼情深,它记载着周总理的谆谆教诲,柳州饭店的历代员工,把小红楼当成了周总理的化身,成为‘鞠躬尽瘁为人民’的精神源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柳州饭店员工朝着强店富民的奋斗目标前进……”柳州饭店集团董事会秘书、综合办公室主任杨仲告说,作为柳州饭店的一员,他对于红楼的感情积累迸发,更像是来自使命感的召唤。

历史变迁

六十七年来,柳州饭店现已发展成为面积6万多平方米、现代化设备设施较齐备的“花园式”五星级旅游涉外饭店。现如今,酒店产业逐渐成为大家美好生活指标和获取幸福感的刚需。2019年柳州上星级酒店宾馆就有36家,其中五星级酒店除了柳州饭店,还有丽笙酒店。据统计,2019年前三季度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391.02万人次,同比增长27.6%;实现旅游总消费641.79亿元,同比增长26.6%。

图为“小红楼”今貌。

本报记者 帅君 报道摄影

十大难忘瞬间之二

关键词:八桂第一楼

1989年6月28日,柳州工贸大厦主楼柳州宾馆正式投入营业。大厦总楼高为32层高(地下2层、地面30层,计32层),是当时广西最高楼,号称“八桂第一楼”。

见证者

“八桂第一楼”除了高度外,还有广西第一家旋转餐厅以及柳州第一套自动扶梯。家住跃进路的市民赵先生谈起当时柳州工贸大厦开张的情景时说,柳州工贸大厦是柳州那个年代最新潮、最时尚、最高的商业大楼,是柳州人的骄傲。“那时一睹为快的人太多了,到柳州商场上自动扶梯和到柳州宾馆30楼的旋转餐厅都需要买票!”

历史变迁

“八桂第一楼”是柳州市第一家现代化大型百货商场,服务和经营理念都走在行业之先,坚持实施“满意在工贸”等系列服务,从而使其迅速成为“中国商业服务名牌”“全国商业创新企业”“广西企业50强”“建国以来广西60最具影响力品牌”。这些年来,虽然“八桂第一楼”的名号已让位给其他后继者,但柳州工贸大厦紧跟时代步伐,依然是柳州高端时尚百货的引领者,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时尚生活服务。

图为当年让柳州人引以为豪的“八桂第一楼”。(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罗秋振

十大难忘瞬间之三

关键词:专业市场

柳州自古就是商业重镇,“桂中商埠”名扬八方。1992年9月,原延安粮库被改建为市场并取名“飞鹅市场”,成为柳州市第一家企办性质的专业市场。

见证者

“每到节假日或周末,我们都会去飞鹅批发市场淘一淘商品,那里的商品种类很多,性价比也很高,而且市场是做批发生意的,所以很多商品可以拿到批发价。”家住柳南区永前路的黎广基说,当年的飞鹅批发市场面积很大,周末或与家人一起,或约上朋友到那里,既可以逛街也可以购物,加上周边有卖饮食的店面,在市场逛一天都没有问题,感觉和如今的一站式购物广场体差不多。

历史变迁

据《2018年柳州统计年鉴》,全市范围内交易额过亿元的专业市场共有62家,基本涵盖了生产资料、服装鞋帽等。截至2017年,这些专业市场的摊位总数超过4.4万个,全年成交额达856亿元,为柳州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8月26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复,柳州作为广西第二大城市,通过自贸区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可以将更多的汽车、钢铁、轻工产品、手工制品等,运输到欧盟、东盟国家。乘着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城的东风,柳州势必会有更多专业市场旺盛生长起来。本报记者 荣瑶

图为位于柳南区的新时代商业港。本报记者覃科 摄

十大难忘瞬间之四

关键词:广西糖网

1993年8月,广西食糖批发市场在柳成立。2003年6月,广西食糖批发市场完成改制,广西糖网食糖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

见证者

“广西食糖批发市场是自治区下文建设的,给当时混乱的食糖贸易环境带来了秩序。”广西糖网食糖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伟春回忆说。

“广西食糖批发市场成立后,就给购买方与食糖企业提供了一个第三方公开、公正、公平的平台。在甘蔗丰产时调控价格让食糖不滞销,甘蔗歉收时整合各企业食糖让企业不违约,最终实现老百姓收入稳定的目的。”李伟春告诉记者,广西食糖批发市场在2003年搬迁后重新整合资源,并改名为如今的广西糖网食糖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如今企业与购买方已通过互联网达成交易,而广西糖网的成交价格也成为全国食糖价格的风向标。

历史变迁

从2003年以来,广西糖网一次次自我升级,已是企业和蔗农一颗‘定心丸’,并连续14年成为国内最大的食糖现货批发市场,是国内领先的食糖产业链垂直电商,被誉为“中国糖业第一网”。

图为广西糖网工作人员到田间地头查看甘蔗质量。

本报记者 文鑫豪

报道摄影

十大难忘瞬间之五

关键词:网红螺蛳粉

2010年,柳州市出台《关于加强住宿餐饮业发展的意见》,首次提出了“螺蛳粉进京”项目,这被认为是柳州螺蛳粉走出网红之路的第一步。

见证者

“网红不是一蹴而就的,背后是近十个年头的努力。”市商务局副局长贾建功说,柳州螺蛳粉成为网红,从零起步到有地方标准、行业协会、产业园区、亿元企业,每一步都走得踏实。

柳州螺蛳粉第一次上热搜要追溯到2012年9月29日,柳州市举办首届柳州螺蛳粉美食节,架起直径15米的“天下第一锅”,来自世界各地的12000余人参与品尝,活动被列入“世界最大锅”“万人同食”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历史变迁

柳州螺蛳粉红透全网,2019年“双十一”劲销2.7亿元,单家企业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网红小吃”“网红粉”成了网民对柳州螺蛳粉的昵称。到2019年10月,预包装柳州螺蛳粉生产企业发展到81家、品牌200多个。2018年,柳州螺蛳粉产值突破了42亿元。

图为螺蛳粉在线上热卖。

本报记者 粟桂利报道摄影

十大难忘瞬间之六

关键词:新商业业态

“一站式购物”、“综合体”这两个词从2012年起频频出现在《柳州日报》等媒体刊登的新闻上。这也是柳州新商业业态已经真实形成,并改变柳州商贸服务业格局的一个写照。

见证者

“1996年2月8日柳州五星商业大厦建成开业,经营面积2.9万平方米,成为柳州商贸行业龙头商场。”五星商业大厦总经理唐小云回忆那段荣光岁月时说。

提起五星百货,老柳州津津乐道,矗立在城中半岛的五星商业大厦,凝聚了一城繁华,烙上一个时代的印记,是柳州市民购物的首选。

历史变迁

2013年9月30日,柳州首个一站式购物中心步步高商业广场开业,开始改写“五角星”在柳州商业历史上的不二地位。随后,柳州的商业综合体以一年一座、一年数座的速度在增加,到目前全市有13家大型商场及商业综合体,成为点缀在“桂中商埠”上一颗颗璀璨明珠。

如今的柳州商贸业星罗棋布,遍地开花,城市发展到哪里,新商业业态就布局到哪里,既改写了城市面貌、满足了人民生活需求,也丰富了“桂中商埠”的内涵。

图为市场运营初期,展现了宽敞的市场、便利的物流形象。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粟桂利

十大难忘瞬间之七

关键词:海吉星市场

2015年8月10日,柳州海吉星(广西新柳邕农产品批发市场)正式开业。它作为当年自治区重大项目及柳州市十大商贸流通重点工程,形成绿色、安全、宽敞、明亮、方便的“一站式”农产品集散采购中心,成为柳州的“新名片”。

见证者

柳州海吉星市场总用地面积约1200亩,分两期建设,目前投入运营的是第一期,占地595亩。“‘老柳邕’市场小,场内人挤人,外面交通拥堵。海吉星这边交通宽畅,市场管理先进,人流量更大,生意比以前好多了。”A区蔬菜老板王邦彬说,他十几岁出来做这行,至今已经有30多年了,经历了柳州蚂 岩市场、“老柳邕”市场等,现在自己在柳州海吉星销量超过在“老柳邕”市场的近50%。

历史变迁

作为柳州市民的“菜篮子”工程,海吉星市场提供了柳州市民日常所需品中95%的果蔬供应、70%的干货供应、90%的水产供应、90%的家禽供应。目前,海吉星辐射范围早已覆盖柳州周边县市,乃至广西全区及湖南、贵州周边省域。

图为海吉星市场全貌。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罗秋振

十大难忘瞬间之八

关键词:“电商柳州”九大重点工程

2015年4月27日,市政府印发《柳州市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要求大力推进实施电商园区“示范带动”工程等“电商柳州”九大重点工程。

见证者

“根据实施任务分解表,到今年,这九大工程目标任务均完成了。非常不容易。”市商务局电子商务和信息化科科长阳小渠说,他是实施方案最初的起草者,一晃4年过去了,当时大家加班加点、拼着一股向上劲头的画面很多。牵头部门是商务局,配合单位几乎联动起全市各个相关职能部门、县区、高职院校。

历史变迁

“电商柳州”九大重点工程的成果,就是柳州落实“互联网+”的直观体现。2018年柳州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920亿元。很多柳州传统企业实现触网上市,成功打造出柳州螺蛳粉、融安金桔等网红地方农土特产。柳州市电子商务产业园、柳州市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柳州螺蛳粉电子商务产业园……如雨后春笋,一大批企业进驻园区发展成长。

图为2017年,柳州发布“柳州三宝”概念。

本报记者 粟桂利报道摄影

十大难忘瞬间之九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

年关临近,柳州传化公路港里车来人往,117家物流企业入驻园区、日进出港车辆6000余辆、日货物吞吐量2.5万吨,服务周边地区制造业和商贸业2000多家。这个柳州服务业重大项目完工后,将形成柳州至全国的干线运输网,柳州至全区的短线配送网以及柳州市的城市配送网。

见证者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体现在重大项目的带动上。每一个服务业重大项目,我们都有专人对接跟进。”市商务局重点项目促进科科长盘柳宁说,“十三五”规划以来,柳州出台了《柳州市推进现代服务业千亿元产业崛起工程实施方案》,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

历史变迁

柳州服务业从“补短腿”到“领头跑”,历经10余年的沉淀和努力,现代物流业发展在最近这五六年表现抢眼。2017年,柳州市宁铁柳州汽车工业物流园、桂中海迅柳北物流基地(柳州)等6家服务业集聚区上榜自治区首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图为柳州传化公司实景。(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粟桂利

十大难忘瞬间之十

关键词:三产增加值

2014年,柳州提出了“要像抓工业一样抓现代服务业”的响亮口号,把现代服务业放在更重要、更突出的位置。

见证者

家住鱼峰区南环路的老柳州人张丽芳,已在柳州生活了61年,她对此深有感触。20年前,逢年过节给家里人添置新衣年货,总是习惯去工贸、五星,如今柳州的商圈布局不断扩大,万达广场、华润万象城、银泰城、步步高商业广场等商业综合体不断入驻柳州,让张丽芳感叹:逛都逛不过来,作为柳州人,幸福指数太高了!

历史变迁

曾经的柳州,工业发展迅速,但第三产业发展一度有些滞后。为扭转“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困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进下,柳州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取得明显的成效。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柳州服务业增加值以11.9%的增速居广西首位。第三产业对柳州新旧动能转换、稳增长和稳就业的贡献达到了史上最好水平。本报记者 荣瑶

图为航拍窑埠古镇夜景。本报记者 黎寒池摄

(本版资料均由本报记者吴志成整理)

新闻推荐

人代会明年1月5日开幕

日报消息(记者陆晓艺)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12月26日至27日召开,初次审议《柳州市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看!第三产业从“补短腿”到“领头跑”)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