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物品堆放情况
被雨水淋湿的酒品外包装
记者 张捷 帅君
上月18日,莲花山保护区山顶处(牛车坪村)的一处违建酒庄被实施拆除,工作人员在搬离物品时发现,里面有五粮液等10多个品牌的瓶装酒上千件,还有数吨重的自酿酒(详见晚报上月19日、22日报道)。目前,违建酒庄已被依法拆除,而近千瓶酒仍留在原地未被搬走。这些酒从何而来?又将用到何处?连日来,记者多方寻找,却一直没有找到酒庄主人,只得从旁人口中,渐渐勾勒出这神秘的酒庄主形象来——
1“老酒”仍堆放在山顶处
酒庄被实施拆除后,牛车坪酒庄里的酒是否被转移走了?上月30日下午,记者驱车再次来到现场看到,违建拆除后,该建筑已无法使用,而旁边一处平台还堆放着用彩条布遮盖的众多物品,一些字画、沙发、白(红)酒等物品裸露在外,被雨水淋湿。数只散养的鸡在山间觅食。
看到有人上山,在该处负责看守的胡姓男子警惕地问道:“你们干什么?”
“胡老板(酒庄主)还没有把这些酒搬离?下雨都淋湿了!这些酒卖不卖?”记者一连串反问缓和对话气氛。
胡先生称,他自己是养鸡的,一直在山上饲养鸡群,顺便帮看护酒。
对于该处瓶(散)装酒的来源及用途,胡先生表示,酒庄胡老板喜欢存“老酒”,但是不卖酒。这些酱香型瓶装酒都是几年前到生产厂家收购的,存放有一段时间,至于酒品价值,不好估算。而散装酒为自酿的老米酒,主要用于招待亲朋好友及生意客户,这样的情况在农村很常见。
征得胡先生同意后,记者掀开彩条布下的“老酒”发现,其中一款外包装标注为“茅台镇原浆酒”的酒,瓶盖上的生产日期为“2017年”,彩条布下还有一辆轿车、摩托车等。
这些“贵重”酒品为何不及时搬离?难道酒庄主不着急?
胡先生说,拆除房屋(违建)后,胡老板还没来得及搬这些物品,可能忙其他事,也可能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搬,所以大多物品基本“原封不动”。
记者在现场试图联系酒庄“胡老板”,可胡先生直言:“我肯定有老板电话号码,但是不可能提供给你们的。”
2酒庄主是谁
胡老板到底是谁?在采访中,有人说他仗义,有爱心;也有人说他强势,狡猾。
一家在经典时代小区从事酒业经营的老板林女士称:“胡老板这人很仗义,爱好收藏酒,也很喜欢送酒给朋友。”
她说,胡老板是原“柳州市酒文化研究会会长”,这个研究会是柳州市文化促进会的一个分支,他们就是在市文化促进会搞活动的时候认识的。
“他是牛车坪村人,人不高,有点微胖。据我了解,他不卖酒,只收藏酒,而且只存酱香型酒。除我之外,他还经常送酒给朋友,包括研究会搞活动的酒,都是他赞助的。”林女士称,她门面的几箱沱牌酒,就是胡老板赠送的。
还有其他村民说,这位胡老板很有爱心。2010年11月28日,他看到新闻报道牛车坪村一6岁艾滋孤儿阿龙,他向阿龙进行了捐款救助。
“上月18日,消息报道出来之后,执法人员一直无法联系到胡老板。”城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说,“为了调查取证,执法人员几次上山,向村民了解胡老板的情况时,村民都表现得极不配合,给调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奇怪的是,上月19日,在顺丰国宴举行的“柳州市酒文化研究会2019欢乐会”上,胡老板的名字还作为该场欢乐会的赞助商,出现在了舞台的展板上。酒文化研究会现任会长梁勇告诉记者,当天活动,胡老板还给晚会赞助了一批红酒。
3市场监管部门将关注这批“老酒”走向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胡老板所在的“柳州市酒文化研究会”,成立于2015年5月9日,由一些藏酒爱好者和经销商组成,前身叫做“酒行业运动协会”。
那么酒文化研究会是否在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部门进行登记注册呢?上月31日下午,记者来到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科,遗憾的是,记者从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系统,并没有查询到“柳州市酒文化协会”和“酒行业运动协会”相关信息。
城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这批“老酒”的动向,他们已在密切关注中,如果有人运走或是搬离,他们也会留意这批“老酒”新的存储处,通知其他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做好相关监管工作。
新闻推荐
■尹语由于ETC识别故障,柳州多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出现大堵车(详见《南国今报》1月2日2版相关报道)。ETC的推广,本意是提高人们...
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