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养殖基地合股人谢申端着一筐刚打捞的小龙虾
炎炎夏日,除了冰爽可口的大西瓜,麻辣鲜香的小龙虾也是不少食客餐桌上的“常客”。今年3月以来,柳北区长塘镇北岸村的小龙虾养殖基地迎来了丰收,该村村集体经济也收获了基地建成后的“第一桶金”。6月16日一早,记者在“决战决胜走基层、总攻之势大采访”之柳北区长塘镇北岸村站中,也见到了这一条由小龙虾铺开的幸福致富路。
16日上午,一场夏雨过后,110亩北岸村小龙虾基地里,工人们收网、倒虾一气呵成,一筐筐挥舞着大钳子的小龙虾被陆续抬上了岸。没过一会儿,这些小龙虾就被包装好,送往市区的一个个餐饮企业和农贸市场。
北岸村驻村工作队员周月幸介绍,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北岸村的村集体经济,2019年起,由村集体组织牵头,依托“柳北区长塘镇北岸村合作社”现有的生产资料,以“公司+合作社+基地”的经营模式,建立了这个涵盖小龙虾养殖、捕捞、仓储、加工、包装销售等一条龙服务的小龙虾养殖基地。
今年3月以来,小龙虾基地迎来了一批批丰收虾,基本上每天都能挑出50多公斤小龙虾。按照每亩小龙虾年产量在225公斤左右计算,整个基地年总产量约1.8万公斤,按当前市场行情每公斤小龙虾获利20元计算,每年纯收入可达36万元。这些收入,合作社将与村委按入股比例分成,有效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这笔收入,也将用于全村公益性基础设施的建设,让每位村民都能受惠于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福利。
当天,在小龙虾养殖基地,记者见到了来这工作的脱贫户廖凤英。谈起自己能在基地里做保洁员的工作,廖凤英笑着说,在家门口做事每个月还能有1800元工资,一家人的生活也越过越好。
周月幸说,北岸村村集体经济壮大后,还会有专业人士对贫困养殖专业户进行技术培训,带动个别有需要的贫困村民参与到产业养殖链的各个环节,让更多村民一起走上这条由小龙虾铺开的幸福致富路。
本报记者
吴祉婧黄蕊 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工作人员向商户讲解非法集资的危害。记者韦安晚报讯为有效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活动,增强辖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昨天上午,柳南...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