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探伤班的姑娘正在用专用设备为铁轨探伤。今报通讯员覃文愿 摄
今报记者巴方通讯员覃文愿
“古竹站焊缝接头及道岔较多,大家一定要仔细检测每一个焊缝接头,避免漏判……”1月26日上午8时30分,在焦柳线古竹站探伤作业现场,柳州工务段女子探伤班班长邬洁反复强调。
随着春运临近,柳州工务段针对冬季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铁道线路钢轨焊缝极易发生折断和拉开,影响行车安全的实际情况,组织100多名经验丰富的探伤工,采用探伤仪器和手工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管内小半径曲线、道岔内的铝热焊缝疑难伤损进行专项探伤检查,为春运安全提供设备保障。
“一个钢轨焊缝接头必须探测轨头、轨腰、轨脚等处,花费7分钟,我们就得蹲下去7分钟,往往一站起来就腰酸腿麻。为此,我们特别制作了小板凳。”邬洁笑道。
在钢轨接头处除锈、给轨面、轨腰及轨底涂油、用焊缝探伤仪探测、擦拭轨面黄油……每一步看似简单,却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95后”妹子刘姝琪当天负责给钢轨除锈和涂油。她戴着黄手套,先是给钢轨焊缝处除锈,接着蘸一下专用油,弯腰蹲下在轨面、轨腰及轨底涂抹专用油,目的是让探测仪器探测得更为准确。
“她们的工作,通俗来说,就像医院里做B超的大夫,诊断对象就是铁道线上的两条钢轨。”柳州工务段柳州探伤车间党支部书记黄祖东介绍,铁路探伤工是一个利用超声波探伤钢轨内部伤损的一个工种,她们像医院中的B超医生,看着波形图像便知伤损的位置和大小。
据了解,探伤工作因为强度较大,又是户外作业,这活大多是男人干。但在柳州工务段探伤车间就有这么一个班组,全是“90后”女孩组成,也因此被称为“90后”女子探伤班。她们表示,“探伤技术活,我们更仔细,能干得更好”。
1月26日,从上午8时30分开始作业,到完成站内52个焊缝接头的焊缝探伤,午饭时间已经过了。邬洁带着组员们走至线路边一处空地,大家从随身携带的背包里拿出水果、零食等,互相分享。
“春运到了,我们也更加忙碌了,但看到列车从我们检测的钢轨安全通过,我们就很欣慰。”邬洁说。1
新闻推荐
车祸夺走了她一条腿,她却用歌声传递正能量 柳州肢残“单亲宝妈”唱出坚强
爱唱歌的残疾单身“宝妈”石头,抱着孩子在公园里唱歌。受访者供图今报记者韦黎在抖音上,有一个名为“单亲宝妈爱唱歌”的账...
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