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柳江供电公司,有这样一位老师傅、老党员,他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了30多个年头,他就是市场营销部计量班班长——吴仲磊,同事称之为“吴工”。
学历“不高”的工程师
作为柳江供电公司计量专业首席专家,吴工在柳州供电网区计量方面享有很高的权威。
但谁又能想像得到,这位专家的第一学历仅仅是初中毕业。为了弥补自身的不足,参加工作后的吴工,发奋努力,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通过自学很快成为计量方面的行家里手。
为了感恩企业,吴工将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投入到了工作中。
2003年,公司开展理论线损管理,为了方便同事计算线损,吴工运用他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外加不断地摸索、钻研、创新,自创出一套理论线损计算公式。只要在电子表格上录入基础数据,便能快捷、准确地计算出理论线损数值,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如今,市场上已有很多类似的新软件,但吴工发明的线损公式仍旧是最简洁、最准确的。
工作“较真”的老黄牛
吴工是一个原则性极强的人,甚至可以说有点“较真”。有一次,他跟家人一起在三江侗族自治县享用工休假期,临时接到一个通知,说是第二天要开党支部会议。所有人得知他的情况后,都以为他来不了了,但第二天一大早的会议,仍然看到他的身影。原来,为了参加这个会议,他跟自己较了真,连夜从三江赶回来。
较真是有个人得失的,但他从不计较。去年,公司组织开展了一次用电大普查,计量工作是其中的大头。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吴工带领工作组,连续工作三个多星期,最终顺利地完成全部工作任务。
在这期间,他没有休息过一天,“计量工作,需要保证准确无误,责 任重于泰山。我只有全程参与,才能够完全放心”。
生日“许愿”的老师傅
为了将自己的技术传授给年轻人,吴工很早便向领导反映,提出要带几个徒弟。
2012年2月1日,吴工58岁生日。当时,他许了三个愿,其中两个跟工作有关:一个是希望公司继续重视和支持计量工作;另一个是希望自己能够带好身边的几个徒弟,让年轻人接好班。短短的几句话,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吴工的两个徒弟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理论素养是有的,但实际 操作能力几乎为零,所有的业务都得从头开始学起。为此,他专门为徒弟制定了学习计划,从电表、互感器开始教起,再逐步过渡到运行中的设备,循序渐进。在带徒弟过程中,他特别注重言传身教,一遍遍地讲解,手把手演示,将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他散发的光和热,延续着对柳江供电公司的热爱。
日报通讯员卫晓龙
新闻推荐
割杂草、拾瓶子、铲淤泥,盛夏,一群身着侗服的巾帼保洁队员冒雨在三江侗族自治县良口乡和里村三王宫前的河道上进行义务清洁劳动。“我们村清洁面貌发生这样大的变化,巾帼保洁队功不可没。”和里村党...
三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江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