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天杉、傲立松、青翠竹、金色茶……走进三江侗族自治县,一股股清新迷人的生态气息扑面而来,让人赏心悦目。近年来,三江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功能区”“国家级生态县”为契机,扎实推进“绿满八桂”、清洁乡村、节能减排及生态保护等绿色工程,举生态旗,打生态牌,建生态县,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广西森林县城”等,发展“两茶一竹”生态富民产业。
“种好一片绿,护住万年青”,坚定走绿色崛起之路,全县森林覆盖率保持在77.7%以上,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国家一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持国家Ⅱ类标准以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该县大力推进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坚持把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产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千方百计调结构,不遗余力促转型,将“绿满八桂”、沼气池建设、生态公益林补偿等项目列入重点绩效考评和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激励农民多种树、精护林,向青山要效益,向土地揽黄金。该县和平乡板六村寨六屯村民覃建如,2008年从县木材公司下岗后自己创业,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先后兴种杉、松、油茶等经济林130多公顷。如今,他的林地已全部绿树成林,而他今年又从事林下养殖,养殖凤鸡、土鸡、土鸭等1000余只,成为当地有名的造林大户和致富能手。
同时,该县还以“特色化、产业化、品牌化”为主攻方向,实施“产业培育、龙头带动、绿色品牌”三项促进工程,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科引技,推进科技造林,做强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2008年,广西三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落户该县斗江镇。多年来,该公司引进岑软系列、湘林系列等 优良油茶品种进行良种苗木培育种植,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种植了高产茶油示范林和低改油茶林330多公顷,建设良种油茶苗木培育基地18公顷和面积为3公顷的油茶综合循环利用项目加工厂,集油茶科研、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配有预榨、浸出、精炼茶油、提取高纯度茶皂素等先进科技型生产设备,年可生产加工油茶籽万吨以上,还提供就业岗位百余个,带动上万名农户种植油茶,年利润2000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成为侗乡生态创富的典范。
截至11月底,该县已完成造林3351.53公顷,义务植树造林110万株,完成油茶低改2000公顷、毛竹低改1000公顷,完成油茶育苗1000万株以上,可出圃800万株以上,发放兑现生态公益林补偿金600余万元,完成沼气池建设359座,修复旧病沼气池300座,“绿满八桂”任务全面完成。
日报通讯员龚普康
新闻推荐
上月30日,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中心小学举行了民族文化入校汇报演出。学生们身穿盛装,手握芦笙,轻盈地随着笙歌旋律翩翩起舞。演出高潮迭起,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据悉,近年来,三江依托侗族浓厚的民族...
三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江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