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来形容丹洲,绝不为过。
近年来,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镇丹洲村全力创建平安 、和谐 、文明社区,取得了良好成效,该村2013年被评为“全国安全社区”。
“村民自砍 、自称 、自己付款,绝不多称少付。”近日,曾主持无人售肉摊的村民杨建元回忆说。从1990年开始,他和雷荣 、胡会林等4位村民在丹洲东门十字街口开设了一个简易的无人售肉摊位:一张木桌,一把刀,一把秤,一本账本和一个装钱的篮子。他们每天按照村民的正常销量将肉置于摊上,早上送肉,晚上收摊。
顾客从不弃肥选瘦,都自觉将钱放入小篮子里,没钱的还可以记账买肉,过后付款。“十几年中,从不丢过钱也没丢过肉。”杨建元说,后因他们改行另谋发展,无人售肉摊只延续到2002年。
诚实守信 、团结互助的精神,在丹洲村延续 、传承和发展着。多年前,丹洲村经受了一场特大洪灾,整个孤岛基本被淹没,几十户村民的房屋倒塌,上百人无家可归。全体村民捐资捐粮献物,为灾民解决吃 、穿 、住等难题。灾民邓国庆说,他一家6口人在村委主任家吃住了3个多月,直到建好了新房。
在丹洲,村民出门干活 、做生意,没有锁门的习惯,门都是虚掩着。游客可以随意走进某一户人家的院子,在石凳子上闲坐聊天,欣赏奇石 、盆景,主人完全没有被盗之虞。
这里民风淳朴,村民待客如宾。丹洲是“4A”级景区,全村的农家旅馆生意红红火火,村民收入连年增长,也得益于以上“软实力”。
日报通讯员杨明
新闻推荐
日报消息(通讯员吴练勋)香喷喷的油茶、甘甜的米酒、欢快的芦笙踩堂舞、壮观的百名妇女纺纱技演、盛大的万人百家宴、传统的湘桂跨省千人“月也”……5月2日,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高友村举办韭菜节,丰...
三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三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