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民在灾区拍摄照片唐学仁供图
10年来,张军民一直没放下手中的相机,记录灾后重建的点点滴滴,三年、五年、十年一次次赴重灾区以图像见证着灾区的新变化。
西部商报讯 首席记者唐学仁5·12大地震,那一瞬间,谁都不会忘记,就是这一刻,张军民用相机记录下了地震的一瞬间。10年来,张军民一直没放下手中的相机,记录下灾后重建的点点滴滴,三年、五年、十年一次次赴重灾区以图像见证着灾区的新面貌,他的作品从城市到农村,从市区到县区,从乡村到人们一张张笑脸折射出生活的幸福感。
今年53岁的张军民,在中国电信陇南分公司工作,他不仅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信集团摄影家协会会员、甘肃摄影家协会会员、甘肃现代摄影学会理事,陇南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更是新华社签约摄影师。
2008年5月12日地震时刻,张军民紧随人群跑到空旷处,他看见两边几栋高层建筑来回地摆动,眼看摇摆的大楼马上就要倒了,人们一下四散跑开了。就是这一刻,张军民留下了当时最珍贵的几幅地震瞬间纪实照片。地震的十多天里,张军民跑遍了几个重灾区,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拍摄了5千多张灾区照片。
在张军民影像当中,有哀伤,更有生命的顽强;有哭泣,更守望相助的坚强和力量……在这些珍贵的图片资料中,留下了珍贵的受灾图片,特别是通信、公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地遭受地震破坏后的照片。为中央、省、市及时了解灾区情况提供了翔实的图片资料。
“用心感悟,以图说话!”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这是张军民的感悟!要做到就意味着要有更多的付出。“摄影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喜欢摄影,我做自己喜欢作的事情,所有的快乐和幸福都在其中。”张军民说,他把每一次摄影都当做是一种挑战、一种经历和积累,不愿意漏掉任何精彩的瞬间。
地震十年里,张军民走遍了陇南灾区的每一个角落,他用镜头真实地记录了灾区从废墟到繁华的变化。用他手中的镜头去凝固了每个瞬间,不懈的追求中他体验着一个摄影者辛苦后的快乐和幸福。
新闻推荐
武都讯(通讯员杨榛榛)为了提高羊肚菌的产量和质量,助力脱贫攻坚,根据中国文联携手西南科技大学帮扶武都区开展科技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5月4日,西南科技大学的贺新生教授深入黄坪乡开展羊肚菌高产稳产栽...
陇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陇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