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新闻 宕昌新闻 两当新闻 徽县新闻 成县新闻 西和新闻 礼县新闻 康县新闻 文县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陇南市 > 陇南新闻 > 正文

【中央媒体看陇南】甘肃陇南用智慧手段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

来源:陇南日报 2018-05-19 01:09   https://www.yybnet.net/

新华社兰州电(记者任卫东程楠)早上八点多,姜开闯准时来到村委会办公室,首先仔细检查了无线广播设备。然后,他打开抽屉,拿出盘子大小的一面铜锣擦拭起来。“灾害一旦来袭,如果无线广播无法使用,敲锣就是警报。”他说。

姜开闯是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马街镇姜家山村的村主任。十年前,汶川大地震波及毗邻四川省的陇南市,陇南成为汶川地震中除四川主震区以外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九县区中有七个县区被评估为重灾县。当时,姜家山全村207户中有206户的房屋彻底倒塌。然而,十年后,这里村容整洁,户外绿色的应急避难场所标志格外醒目。

中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十年来,政府和公众对防灾减灾持续关注,智慧手段让中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不断提升。

汶川地震后,按照抗震设防八度要求和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陇南市对建筑工匠进行了抗震技术培训,206栋抗震的二层小楼在姜家山拔地而起。

“村里制定了专门应急预案,还组建了20人的应急救援队伍,我担任灾害信息员。”姜开闯说,遇到雨、雪、大风天气,他就要在村里不时巡查,同时第一时间将信息反馈到上级。遇到突发灾情,他会和村里的应急救援队伍引导村民进入附近的应急避难场所。

姜开闯所做的信息员工作,只是陇南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指挥系统的一部分。陇南地处青藏高原东侧边坡地带,受地理位置、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自然灾害。2008年至2010年发生的3次特大暴雨导致滑坡、泥石流灾害,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陇南市气象局局长樊明介绍,过去,气象、国土、地震等部门各管一块,部门行政“条块化”、信息不互通,信息孤岛现象严重,不利于防灾减灾工作开展。从2011年开始,由陇南市气象局牵头,整合了国土、水务、水文等多个单位的600多个自动雨量站,多部门共同自主研发了陇南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指挥系统。

如今,站在陇南市大数据政务中心的大屏幕前,通过陇南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指挥系统,各地出现的降水、灾害等情况可实时得到反馈。

陇南市水务局防汛办副主任汪会栋表示,智慧手段整合的气象大数据,彻底实现了将灾后被动救援,转变为灾前主动防御。“目前,已经做到了雨情实时滚动,预警实时滚动。从发现雨情到预警到村,不到5分钟时间,大大提升了防灾减灾效能。”

陇南市的做法是中国利用智慧方法有效防灾减灾的缩影。不久前,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对外宣布,他们开始在四川和云南两省建设中国地下云图网,拟在两年内建设2000个地下云图监测站。

如今,不断创新的智慧手段正促进中国基层灾害防治能力逐步提升。“目前,陇南已设置1050个乡村预警广播,可将实时文字信息直接转换成语音对外预警。”汪会栋说。

新闻推荐

陇南市召开首届“医者楷模”表彰大会 97名先进医务工作者受表彰

本报讯(记者王艳)5月11日,为庆祝第107届国际护士节,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市卫计委在市医院联合召开陇南市首届“名院长...

陇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陇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中央媒体看陇南】甘肃陇南用智慧手段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