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新闻 泸县新闻 合江新闻 叙永新闻 古蔺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泸州市 > 合江新闻 > 正文

护林15年 七旬老人寻“接班人”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16-03-17 08:10   https://www.yybnet.net/

□杜勇

在合江县五通镇石顶山山顶,75岁的老人汪代香守着700亩竹子已有15年。15年来,他将原本种药材、树木、花草都难以存活的荒山,全部种上竹子。如今,挺拔笔直的竹子在山顶随处可见,走在竹林间,摸着一棵棵竹,他会有一种“孩子长大了”的感觉。然而,已过古稀之年的汪代香,如今却为这片竹林的 “接班人”问题而苦恼。

承包荒山种下翠竹

退休前,汪代香是五通镇兽医站站长,也是当地有名的中医。1998年,住在石顶山山下的汪代香搬到了石顶山山顶,并开始在此长居。

“那时,上山的路全部是几米高的荆棘,刺人的痛。”往返于山上山下的汪代香,一个人走出了一条小路。在汪代香和当地村民的争取和努力下,2000年,从山上到达山顶的7.5公里小路,终于被拓宽修成马路。

2001年,汪代香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将山顶的700亩荒山全部承包,他要将这些山地都种上竹子。承包期限是50年,汪代香还拉了其他3位合伙人入股。但合伙人除了早前两年上山看过竹子,此后就没来过。

2001年,汪代香一行开始大面积在山顶种植竹子。荒山上杂草多且高,汪代香说,花了12年,才将这700亩杂草砍完,全部栽种上竹子。当初杂草丛生的石顶山,如今到处是翠绿笔直的竹子。

投入巨资发展旅游

汪代香说,之所以种上竹子,是想发展石顶山的旅游业。石顶山是1935年红军举行石顶山革命武装起义的革命根据地,地处川黔北的交界处,海拔988米,距离赤水“四洞沟”风景区仅十余里。在他看来,五通镇完全可以搭上赤水的“便车”,发展旅游业。

石顶山山顶除了这片竹林,还有其他的奇石怪象——本是山顶的峭壁,却“飞”来一块直径约1米的圆形大石,底部被一颗小石头支撑着。汪代香为这石头取名“小石顶大石”。类似的景观,汪代香还发现了很多,并都一一命名。

尽管现在年事已高,汪代香每个月仍会定时下山,为周边村民诊断看病,这些收入都全部投入到这片竹林里。汪代香说,算上合伙人的投入,他们前后一共投资了200多万元。

老翁盼望有人接班

守护了山顶这片竹林15年,而今75岁的汪代香已经力不从心了。

“有生之年,一定是陪伴着这片竹林。”汪代香的这话不假,即便是过年期间,他也只在儿女家中睡了4个晚上,便回到山上。对他来说,现在的这片竹林更离不开自己,“有游人要上来耍,我要接待、介绍。”

从种植竹子开始,汪代香花了2000元的年薪雇了陈玮南当助手。15年过去,陈玮南的工资涨到了一年9000元,她的工作包括种菜养猪、照顾竹子、接待游人、做饭……用陈玮南的话说,多年来,自己也已对这片竹林生出感情,她和汪代香的心情一样,“不多求什么,就盼望着这竹林能越来越好,旅游业能发展起来。”

50年的承包期限,还余下35年,虽然身体硬朗,汪代香还是常常担心,不知道自己还能陪伴竹子到何时。而最令他忧心的是,如果自己倒下了,这片竹林该交给谁来经营?他也想过交给儿女继续管护,但最希望的还是能够找到一位懂竹、可以好好经营竹的“接班人”。

新闻推荐

“朱研究”奔忙在田间

朱建忠在查看水稻长势。——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朱建忠□简放鹏特约通讯员周超文文/图在泸州农村,大家一见到泸州市农业局粮油站站长朱建忠,都喊他“朱研究”。获此称号,是缘于朱建忠经常研究...

合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结对帮扶暖人心2016-05-12 08:01
猜你喜欢:
评论:(护林15年 七旬老人寻“接班人”)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