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十方面重点攻坚,实现多点突破
□本报记者 周金泉
5月初的一天,望着1尺深的绿油油的玉米苗,泸县天兴镇田坝村二组农户朱瑞富开心地笑了,原来他这块新增的玉米地是由老宅基“变”出来的。而在地处川北山区的广元市利州区龙潭乡柏佛村,村主任柏元兴则在盘算着,如何让村民的各种产权“本本”生出更多钱来。
农户的一串串喜事,来自如火如荼的农村改革。近年来,惠及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农村改革在全省吹响了由点及面的进军号角,一个个改革试点区围绕着“多权同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等十方面改革内容重点攻坚、多点突破:权确了、证颁了、地活了,老百姓笑逐颜开,奔上增收致富的“快车道”。
主题词:
多权同确盘活“沉睡的财富”
从2015年底开始,一张张生金含银的“铁证”在广元市利州区龙潭乡柏佛村相继颁发,从而让柏佛村沉睡在大山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逐渐盘活,给村集体和老百姓吃下一颗增收致富的“定心丸”。这就是利州区率先在全省探索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林权、房屋所有权、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集体资产所有权等 “七权同确”改革试点。
“确权的时候,每个村民小组都开了动员会,工作人员逐一核定面积、人口、地点、四至边界等信息。”龙潭乡柏佛村村主任柏元兴深知确权的艰难,“由于面积广阔,有的农户在家有的不在家,确权做得断断续续,一个单项核定下来就要花两个月以上。”
“经过此次‘七权同确\’试点,进一步明确了四至边界、地点和人口等信息。”柏元兴告诉记者,“2016年2月以来,村民拿到手上的土地经营权证都盘活了,有两个农民合作社来流转了200多亩荒山荒坡种蔬菜和粮食,以前基本报废不值分文的荒山荒坡每年都能收租金了。”
记者从利州区农工委获悉,到2016年底,利州区已全面完成“七权同确”改革试点,通过明晰产权权属,盘活乡村“沉睡的财富”,加快了农村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进程。
主题词:
宅基地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想不到我1987年修的5间土瓦房、2间砖瓦房拆了后,村上分别按300元/平方米、380元/平方米的标准进行了赔偿。加上拆除晒坝的赔偿,总共赔了我9.1万元,去年8月就兑付了。”5月8日,泸县天兴镇田坝村二组农户朱瑞富说,“如果没有国家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政策,我肯定不愿拆。”
拿到补偿款的朱瑞富住到了子女家,原宅基地由村上统一复耕,复垦的1.5亩耕地仍由他耕种。
(紧转02版)
新闻推荐
玄滩镇:无偿献血 传递爱心 一天近300名志愿者献血8.6万毫升
■胡晓燕摄影报道5月10日,市中心血站启动泸县乡镇无偿献血活动。作为第一站的泸县玄滩镇,当天正值赶场天,血站2辆采血车清晨便来到玄滩镇政府和泸县第二人民医院两个献血点。献血活动一直持续到下午...
泸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