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江都市报记者 杨理
作为城市垃圾处理过程的重要一环,垃圾转运处理设施承担着服务市民日常生活的重任,对城市环境改善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日前,记者在位于泸县县城工业园区八号线东侧的泸县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内看到,为解决垃圾散乱、臭气扩散、运输车撒漏等问题,该站采用竖式装箱压缩工艺处理垃圾,使城市垃圾转运站周边环境达到了“无污染”的理想状况。
有效减少垃圾日处理量
“该垃圾处理站是泸县县委、县政府着眼于综合科学治理城乡环境的高度,顺应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环保新要求,在全市率先建设的项目。”泸县城管局副局长罗小平介绍,泸县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占地面积4.2亩,离县城城区近且交通方便。该压缩中转站设计日处理垃圾量200吨,总投资1030万元,于2017年3月建成并投入运行。站内配套有转运车4辆,转运罐体7个。目前,该站每天压缩处理县城及周边八个镇生活垃圾100余吨,4辆转运车经隆纳高速公路转运至泸州纳溪垃圾焚烧发电厂集中处理。
泸县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启用后,泸县得胜垃圾填埋场日处理量减少2/3,有效缓解了生活垃圾填埋产生的环境影响,推进了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进程。该站至今各部件运行情况良好,未出现异常情况和安全质量问题。
无遗漏、无臭味环境更理想
记者发现,该垃圾中转站场内地面整洁,无任何臭水,无垃圾遗漏的现象,置身站内也闻不到垃圾的臭气。如此良好的环境有赖于该站配套的垃圾竖式装箱压缩设备。
据了解,垃圾收集车入站刷卡后自动计量,中控室根据罐体空间情况自动引导收集车到相应泊位平台卸料。因为转运罐体密闭性强,容积大,减少了运输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另外,压缩设备采用一锤多罐模式,可分别对各个泊位停靠的罐体内垃圾进行压缩作业。而转运车辆采取“一车多罐”进行配备,能根据垃圾产量和转运距离灵活配置,可使压实器的作业能力得到最大发挥。
“中转站最大的特点是整个运行过程中全封闭无污染,连渗滤液都一并转运到泸州纳溪垃圾焚烧发电站进行集中处理。垃圾压缩中转过程以及后期的转运过程中不抛洒、不泄漏、没有任何污染。”罗小平说,该站系全市县级城市首座率先建设并投入使用的(中型)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采用国际领先的竖式装箱压缩工艺处理垃圾,该工艺在国内众多一、二线城市采用,具有成熟、可靠、高效、环保、便于维护的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各个转运罐体内的垃圾可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等分类投放,这也为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新闻推荐
举报养猪场直接排污入河调查:并未直接排污 整改:存在污染已主动关闭
调查:并未直接排污整改:存在污染已主动关闭今年以来,泸县百和镇场镇居民曹琴每天晚饭过后总要和家人出去走一走,在一个没有公园可供散步娱乐的场镇上,曹琴走得最多的地方是大鹿溪河。要知道,放在以...
泸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