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临港产业物流园区,主动承接高端产业——
□本报记者 孔芒
12月17日,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一期231亩场平完毕。“本月26日,我们公司将进场施工。”中外运泸州港保税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玉平说。
泸州抓住长江经济带加快发展转型升级的机遇,通过完善泸州港集疏运体系,建设临港产业物流园区,与南方丝绸之路无缝对接,主动承接上海的高端产业,让长江“龙尾”摆动起来。
“公铁水空”无缝衔接,全省集装箱八成以上经泸州港通江达海
“上海自贸区成立后,将成为亚太区供应链核心枢纽,助推长江经济带物流业发展。泸州港迎来再次发力的良机。”泸州市委书记蒋辅义说。
2003年,泸州港开港,10年发展成为全省航运首港:2012年,泸州港集装箱码头吞吐量占全省总量的84.6%。今年,在全国航运吞吐量整体下降的情况下,泸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将突破18万标箱。“便捷高效的集疏运体系、深航道是一个大港口核心竞争力。”蒋辅义说。围绕港口,泸州规划建设“一环七射一横”的高速公路网络、“三纵四横”的铁路网络、二纵五港区的水运体系以及成渝经济区的重要支线机场。目前,成自泸赤、川黔、泸渝等高速公路在港区附近交汇。泸州港是全省第一个水运开放口岸。2011年11月18日,泸州港首趟铁水联运列车开行,成为长江上游第一个铁路直通码头堆场的集装箱港口。
泸州市市长刘强介绍,泸州港东出可衔接长江中下游与东南亚,西进可通达四川、云贵地区,北上可进西安、上欧亚大陆桥、通中亚、西亚和欧洲,是长江“龙尾”名副其实的黄金物流通道。
目前,泸州港集装箱码头年吞吐能力达到100万标箱和30万辆滚装商品车。
物流大开放,集装箱连接大世界
7月10日,一艘滚装船驶离泸州港,四川成都高原汽车公司生产的64辆吉利全球鹰汽车首次通过泸州港发往欧洲和中东。
四千年前,四川盆地就存在着几条南向出海通道。通过“南方丝绸之路”出海,处于长江黄金水道“龙尾”的泸州,是重要的中转站。“泸州港最有潜力成为向东南亚开放的窗口。”龙马潭区委书记、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区党工委书记郑蓉分析,泸州港的经济影响腹地,正好与南方丝绸之路沿线契合。
目前,成都泸州两市合作良好,2012年经泸州港中转的货物中,85%来自于成都经济区。
2011年12月,泸州与武汉结起“水姻缘”:由泸州港发出的货物,经由阳逻港中转进入上海洋山港,进而出江入海。
(下转03版)
新闻推荐
新年伊始,一则喜讯从长江之滨传来:省交通运输厅航务局公布最新统计数据,2013年,泸州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13万标箱,首次突破20万标箱大关,同比增长48.91%,占全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76.9%,稳居全省第一。...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