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张介坪 记者 孔芒)“以前坐摩托车或者‘黑面的\’起码要20多元,价钱贵不说,娃儿坐起也没有安全感,现在坐小客运车只要几块钱,比原来便宜又安全!”1月6日,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赵坪村王中华老人在公路边等车,当他的孙子从一辆农村小客运车安全下车时,他这样说。
针对乡村公路存在点多、线长、面广,客流量小的特点,纳溪区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在加大“打非”的同时,吸纳社会车辆弥补运输短板,不断加强农村小客运线路的拓展步伐,有效占领“黑车”运营空间,满足村民方便、快捷、安全的出行需求。
“我们吸纳车况好、驾驶人员驾驶记录好、服务好、车型为7—9座小客车参与客运运输,在一个区域(乡镇)内统一管理、统一标志、统一保险、统一调度”。纳溪区利达公司副总经理肖建伦告诉记者,“对农村小客运车辆还统一安装GPS、3G视频监控平台;实施统一培训、考核、奖惩、淘汰等制度,竭力为村民提供安全放心的乘坐车辆。”
目前,纳溪区开通农村小客运线路49条,吸纳社会小客运车辆158辆,涉及全区8个镇,120个行政村,有效解决了近10万村民的出行难问题。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静)近日,越来越多的外地返乡泸州人回到泸州。为了让返乡乡亲在下车那一刻就能感受到家乡情、家乡暖,泸州仙潭酒销售有限公司在泸州市客运中心站举办了“潭酒送您回家过年”大型公益活动...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