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彬 本报记者 孔芒
2月21日上午,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梅岭村,58岁的陈光富正坐在院坝里一边整理锄头,一边和李开国聊着春耕的事。屋里桌上,放着大米和油。每次从外面回来,李开国都不忘给“疯哥哥”带点东西。
灶上的腊肉被熏得黝黑发亮。“年前哥哥杀猪请客,还剩了不少。”住进新居,养猪种菜,还晓得请客待人接物,“疯哥哥”的变化李开国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二十多年前,陈光富因为感情不顺,精神失常。邻居李开国二十年如一日地关心照顾他,让村民们一谈起李开国就竖起了大拇指。
出资出力为“哥哥”盖新房
陈光富现在居住的青砖亮瓦小屋旁有一土房,那是他以前的住处。由于常年雨水浸泡,土房地基严重损毁,墙体开始剥落,房子摇摇欲坠。屋内堆满杂物,连下脚的地儿都很难找到。“这样住在危房里,太不安全了。”李开国动起了给哥哥修新房的念头。
2013年8月开始,李开国为陈光富盖房奔走 。他一次次跑民政、跑政府,为陈光富争取了1万多元的农村危房改造补贴。但这点钱对于修新房来说远远不够。于是,李开国不顾嫂嫂们的劝说,做好妻子的工作,从自家拿出两万元,为哥哥盖新房。
建筑老板李光金得知后,主动接下这单不赚钱的活,带着20多个工人,吃住在村子里。从筹划到修建,李开国没有闲过一天,平整地基、房屋设计、材料购置,工作之余,他整个心思都在房屋修建上。
一个星期后,一座琉璃瓦的农家小院拔地而起。
“哥哥”的新家新生活
村主任何兴记得,从李开国修建新房那天起,每天都有不少村民跑来看,一些老年人红着眼圈说:“陈光富没有亲人,可李开国对他,比亲人还要亲”。
陈光富新家也是李开国一手置办的,大到电视桌椅,小到锅碗瓢盆,甚至油盐酱醋。
搬进新家后,陈光富的生活渐渐走上正轨:每天打扫卫生,归置物件。在屋前的自留地里,陈光富还种上了萝卜青菜,每天细心照料李开国送他的猪仔。今年春节前,陈光富猪圈里的小猪崽变成了大肥猪,还专门把李开国请去帮着张罗杀猪请客。李开国说:“远亲不如近邻,我只是尽我自己的一份力。”
新闻推荐
——四川公路工程咨询监理公司全过程监理实录远远望去,一边是繁忙的泸州港、一边是著名的泸州老窖生产基地,黄舣长江大桥62对斜拉索如同62对琴弦,优美地沟通着长江两岸。作为该桥的监理单位,四川公路...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