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四川省第二届名中医孙同郊
□本报记者 石小宏
在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人们常会遇到一位满头银丝的老人,和人打招呼时,她总是颔首微笑。她就是第二届四川省名中医孙同郊教授。如今,老人虽已86岁高龄,但依然孜孜不倦地求索在岐黄路上。
古方新用 悬壶济世佑生命
川南地区,肝病患者不少。面对顽症,孙同郊注重辨证论治,并结合辨病和参考微观检测指标,灵活立法处方用药。孙老古方新用,摸索出治疗慢性肝炎良方解毒护肝冲剂,以清热解毒除湿、活血、扶正法治疗慢性肝炎。
从医60载,她认为有些疑难疾病的病因病机已不那么简单,比如癌症、肝硬化病机错综复杂,孙老便采用“益气活血汤”治肝硬化和“逍遥散”治杂症等妙方屡显奇效。她曾经救治过的一位晚期乳腺癌患者至今健在,这位患者在1997年手术后进行化疗,但出现手术部位发臭,头昏不适等症状。找到孙老后,她辩证用药,服用一月身体便恢复良好。至今,提到孙老,这位患者都赞不绝口。
在医院门诊部,孙老一个上午要接诊50多个患者。后来,医院考虑她年事已高,将她的门诊量限了号,好多远道而来的病人就蹲守在她的诊断室前,但只要被她看到,她都会主动为病人诊疗。孙老常说,自己多辛苦一点没什么,病人来一趟不容易。
医德高尚 视患者如亲人
孙老医术精湛,医德更是高尚,在患者群体中口口相传。
经物价部门批准,专家的门诊挂号费提高,专家个人的挂号费收入也可以提高一倍,但孙同郊坚决不同意涨价,她认为这会增加病人负担。许多癌症晚期的患者,卧床不起,在家静养。每次患者的家人来请孙老诊治,她总是二话不说就登门出诊。肝病多少带一些传染性,孙同郊常常对找上家门来看病的人热情相迎,仔细诊治,心无芥蒂。
一次,孙同郊在赶着上门诊的途中摔倒了,造成肋骨骨折,耳朵出血,但她仍然坚持到门诊诊治病人。“如果我不来,病人怎么办?”孙老说。
对于贫困的病人,孙老还往往直接拿着处方自己付账,取了药后交给病人。更为困难的农村病人,她还会支付返程路费。
多年来,经孙同郊救治后病情好转的病人不计其数,但她却从不收受病人的任何钱物。有一位患者家属将一个红包强塞进她的口袋里就跑了,最后她让科里的医生设法找到患者退还了红包才得以安心。
谦逊有加 不遗余力育英才
除了医生头衔之外,孙同郊也是一位献身教育事业的辛勤园丁。几十年来,孙同郊培养的学生遍及全国。对于学生的培养,孙同郊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治学严谨的她,对学生关爱有加。学生写论文,她帮学生查资料,亲自执笔修改;学生做实验研究时,她亲自指导,现场示范。为培养学生,她结合自己的从医经验,先后主编了《中医学导论》、《中医学》、《现代中医治疗学》、《中医老年病学》等专著,她还整理了从医几十年来治疗肝病方面的临诊思路,编写了《孙同郊临证随笔》。
悬壶济世、教书育人之外,孙老还在思考着医院的发展,总结中医临床体会。在把这些经验一一传授给学生的同时,她不断地研制出新药方,先后承担十余项国家、省级科研课题,多次获得省政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其中,“解毒护肝冲剂”新药获国家Ⅲ类新药证书,现已转让并用于临床,疗效颇佳。
新闻推荐
确实坏消息:去年每公斤24元,今年每公斤10元不到疑似好消息:上海需要35万只兔,但合作社只有30万只4月13日下午,泸州市纳溪区众兴兔业专业合作社社长邓全明将100多只兔子送到纳溪一餐馆。“这批是专门为...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