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新闻 泸县新闻 合江新闻 叙永新闻 古蔺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泸州市 > 泸州新闻 > 正文

非遗进课堂 传承人感叹有点忙

来源:四川日报 2014-03-13 13:54   https://www.yybnet.net/

新学期,泸州外国语学校八年级学生何秋叶发现,新领到的美术教材上竟出现 了 家 乡 的 国 家 级 非遗——泸州油纸伞,而这本教材已经进入全省大部分中学课堂。泸州油纸伞并非唯一进入校园的非遗项目,蜀绣、瓷胎竹编、花叶画等都已进入中小学课堂。

课堂上的非遗谁来教?怎么学?3月11日,记者走进成都52中,体验了一堂蜀绣课。

□本报记者 程文雯

课堂直击

艺术家当老师,学生拿起绣花针

3月11日下午2点半,记者走进成都52中的蜀绣教室。4排绷好绸布的绣架前,16名女同学正安静地飞针走线。“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从这里下针,按照铅笔画的方向绣。”四川省民间艺术家冯桂华坐在一位学生的绣架前,一边用铅笔在绣布上画出丝线的走势,一边给学生详细讲解。“我绣两针你看看。”示范几针后,冯桂华将绣针交给学生,“记得针脚要对齐,线不要太密。”

整堂课上,冯桂华一直在教室里来回走动,手把手指导每位学生。看到老师来到自己面前,正绣着一幅“寿”字的刘芮赶紧提问:“老师,这几棵青松用墨绿色行不行?”冯桂华看过绣布上的图案后建议道:“可以用青绿和墨绿两种颜色,交替着绣出来更漂亮。”小姑娘停下手里的绣针,拿出青绿色的丝线重新穿针。“这是要送给爷爷的生日礼物,一定要绣得漂漂亮亮。”小姑娘告诉记者。

两小时课程下来,有的同学完成了几片小花瓣,有的则绣好了金鱼眼睛,还有的绣出了机器猫的万能口袋。

课下探访

非遗怎么教?备课成难点

非遗注重传承,手把手的带徒弟是主要方式。如今,面对至少10多位学生,课该如何上?

泸州油纸伞今年进入教材,但其课堂实践却从2009年就开始了。泸州外国语学校的美术老师陈敏此前到泸州分水油纸伞厂拍摄了大量照片和视频,精挑细选后用于教学。她还购买了整套伞架、伞骨、伞面和成品伞,搬进教室作为教学用具。“课堂上一半时间用图片、视频展示油纸伞的文化历史和制作技艺,另一半时间让学生亲自动手给伞面构图上色,学生积极性都很高。”

带徒弟和上非遗课的区别,也让冯桂华每次课前都煞费功夫。她首先会查阅大量图片资料,专门为学生绘制出竹菊图、金鱼等由简入难的图案,还在绣布上用铅笔详细标出针的起落点和丝线的走向。“非遗技艺博大精深,要在课堂上让学生全部掌握并不现实,做些小东西学生就很喜欢。”省级瓷胎竹编传承人谭代明在成都锦官驿小学上课,对同学们的要求很简单——每学期只需完成一个简单的笔筒。

记者手记

讲台上不应仅有传承人

非遗进校园确是件拍手称快的事,文化传承真有从“娃娃抓起”的感觉。而谁来抓这些娃娃?这是记者采访中一直困惑的问题。目前,站在非遗课讲台上的大部分是传承人或工艺大师,像陈敏这样的专职老师可谓凤毛麟角。

采访中,不少传承人表示,接到不止一所学校的邀请,有点忙不过来。他们能接多少课,能奔走几所学校?成了记者心中大大问号。

面对非遗教学的需求增大,仅靠传承人还远远不够。多培养一些像陈敏这样对非遗有深入了解的专职教师,多让学校老师与传承人对接,成为“编外专家”,非遗的课堂才能有声有色。

新闻推荐

我国首个白酒酒庄在泸州成立

本报讯(罗森波记者孔芒)3月25日11时,在中国白酒酒庄联盟成立大会上,中国酒业协会授予泸州龙洄酒庄中国白酒酒庄联盟标准认证001号牌,标志着我国第一个白酒酒庄在泸州正式成立。国际酒庄是当今世界酒业...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非遗进课堂 传承人感叹有点忙)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