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江阳区加快发展路径寻踪
江阳区注定要在加快发展中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暖冬的泸州盛事不断:2014年12月28日,已入驻金融单位15家、规划入驻100家单位的“中国泸州·金融中心”在江阳区佳乐世纪城揭牌成立。该中心的建设,将奠定江阳成为长江经济带上游金融集中服务区的基础。
此前一天,泸州市“两江新城”推介会发布消息,将力争通过10年时间,建设沱江新城和长江生态湿地新城,并抛出投资近500亿元的20个建设项目。“两江新城”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100万人,相当于再造一个泸州城。
坐拥两江舟楫之利的江阳区,是“两江新城”建设的主战场。
机遇如潮,百舸争流。“再造一个新江阳,争进全省县域经济前十强。”江阳八届区委确立的奋斗目标再次擂响加快发展的战鼓。
中国酒城,醉美泸州;酒城之美,醉在江阳。
2014年,江阳区县域经济综合排名已从2011年的全省第14位跃升至第11位,连续6年保持丘陵县区第1位,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适应改革发展新常态,融入长江经济带,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发展年\’主题,努力助推泸州次级突破。”江阳区委书记朱华说,“要以更加开放的思想和更加坚韧的干劲抢抓发展机遇,奋力开拓!”
□王天泉 王承伟 刘学懿
产业突破 铸就实力江阳
“我们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科技含量高,能够有效解决新能源汽车的配套问题,市场走俏得很,在第15届西博会上,受到广泛称赞!”说起公司的产品,金南方电器公司负责人兰红颇为自豪。“此州雄踞西南边”。在泸州飞速发展的进程中,作为主城区的江阳,无疑扛起了“率先发展”的大旗。“数字江阳”显示——
发展现代农业,江阳区投资10多亿元构筑“一带两片三圈四基地”,已建成现代农业产业万亩示范区3个,蔬菜、高粱、水果三大特色产业基地拓展到48万亩;
发展新型工业,江阳区2014年引导企业投入50.4亿元,实施50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32个,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户、5000万元以上企业8户、亿元以上企业5户;
发展现代服务业,江阳区抛出了42个投资大单,总投资达705.24亿元,成功引进华润集团、红星美凯龙等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入驻。
江阳加快发展的强劲步伐有目共睹。
在美丽乡村:沿长沱两江百里产业带上,“名酒名园名区”、董允坝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江北片观光旅游示范带,以及沿江生态观光旅游圈、江北现代农业生态循环发展圈、江南现代农业标准化种养示范圈可圈可点。
在工业园区:机械产业重振雄风,白酒产业逆势而上,建材产业风生水起,“三长厂”搬迁焕发生机,百草堂、天植药业、善德轩药业等现代医药企业和华宇钻采、瑞奥机械等页岩气钻采设备制造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在城西新区:一个集金融、商贸、商务办公、酒店、城市观光旅游、居住于一体的川南最大的城市综合体——佳乐世纪城初具规模,为江阳现代服务业注入了强大活力。“近年来,我们重点实施了商贸、金融、近郊旅游、电子商务、健康养老和城市特色服务等六大现代产业突破,着力把现代服务业打造成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力争到2020年,全区服务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超过50%。”江阳区委副书记、区长付小平说。
民生工程 催生幸福江阳
“以前小区内常常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车辆乱停乱放,居民家中遭遇小偷光顾更是常有的事,一回到家简直都不想再下楼,更不用说开展文艺活动了。”住在南城街道天府苑小区的居民卢韵明说,“现在好了,每月只交10多元的管理费,卫生有人打扫,路灯坏了有人维修,治安也好多了,就连把房子租出去租金都高了!”
卢韵明的幸福感得益于江阳区实施的民生工程之一——“三无”院落(无安防设施、无物业管理、无管理组织)整治。
2014年,江阳区的民生工程亮点频闪:投资8亿元办教育;实施农村公交全覆盖;整治“三无院落”;实施棚户区改造……
“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这一执政理念一直是江阳区强势发展的动力源泉。
从2012年开始,江阳区启动教育“三年攻坚计划”,打响了一场扩张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百团大战”:用3年时间,投资8亿元,新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25所,改扩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40所,新增班额1126个、学位45476个,从根本上破解管理体制、办学机制“两个难题”。
为了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江阳区从2014年开始,拟用两年时间投入8000余万元,购置150余辆农村公交车,对全区范围内具备基本条件的180公里4.5米及以上的公路开通农村公交线路33条,建立形成主城区到镇、镇到村、村到村的公交网络。
为了打造“醉美江阳”,在城区,江阳区在积极打造两江四岸、江阳公园、张坝公园、酒城乐园等城市“醉美”景观的同时,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主城区185个“三无”院落整治。
在农村,江阳区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积极投入新农村建设,建成了永兴村和马道子村等5个新农村综合体和48个新农村聚居点,打造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18个,住上小洋楼的村民们打心里头觉得开心。
天时地利,政通人和,江阳处处呈现加快发展的新气象。2014年,江阳区全年预计完成生产总值355亿元,增长11%;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6.6亿元,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0亿元,增长28.4%。
千年古郡江阳,正以“四个率先”为帆,借全省夯实多点多极支撑、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东风,向着“再造一个新江阳,争进全省县域经济前十强”的奋斗目标阔步迈进。
新闻推荐
提升品质,完善功能,突出产业、医教和枢纽支撑——今年春节期间,泸州滨江路游人如织。“泸州城市漂亮、干净,变化大,城市面貌一年一个样。”在天津工作的泸州人曾小平春节回到家乡,感慨这些年泸州的变化...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