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时间从业人员同比增加一半多
本报讯(侯涛 记者 庞山岚 罗之飏)
“前天才向区工商局提交资料审核,今天就拿到营业执照了。在‘先照后证\’改革前至少需要近一个月时间。”5月13日,泸州川福鑫商贸有限公司经办人罗世容想着公司很快就能营业了,满心欢喜。门槛低了,创业热了,“先照后证”改革试点已成为泸州江阳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措施。
在江阳区,像罗世容一样分享到“先照后证”改革政策红利的还有不少人。据江阳区工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自推行这项改革以来,平均每天增加10余家市场主体,从去年10月20日至今年5月7日,全区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451户,同比增加1666户,其中办理各类“先照后证”市场主体1441户,新增从业人员4519人,同比增长53.03%。
去年10月,作为全省四个“先照后证”改革试点市州之一,泸州市确定江阳区为全市唯一一个改革试点区县,将110项登记前置审批项目改为后置审批项目,由区纪检监察部门进行动态督查区级部门行政许可审批运行情况。
“改革以前,新办企业如果涉及食品、网吧等经营许可项目,得把许可证办好后,再到工商窗口办执照,周期较长,现在申请人在注册名称核准通过后,把场地落实了就可办理工商执照,一边筹备开业一边办理经营许可手续,时间大大缩短。”江阳区政务服务中心工商窗口首席代表黄富萍告诉记者,除了金融等特殊行业,创业者无须先行取得许可证或批准文件,就可直接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为确保这项改革顺利推进,我们先后建立了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并联审批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江阳区工商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政府工作从“重审批轻监管”转向“宽准入严监管”,从“重事前审批”转向“重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厘清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新闻推荐
本报讯(周超文记者罗之飏文/图)6月10日,记者在泸州纳溪区渠坝镇雪龙村四组的一块地头看到,一棵野生向日葵开出56朵花。记者现场看到,这棵野生向日葵长在培育桃树苗的田块中,全身上下都是盛开的花朵。向...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