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新闻 泸县新闻 合江新闻 叙永新闻 古蔺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泸州市 > 泸州新闻 > 正文

“独臂支书”隆兴明撑起一片天

来源:四川日报 2015-08-06 08:18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罗之飏

8月3日,记者在泸州市江阳区通滩镇陵园村见到60岁的村支书隆兴明时,注意到了他空荡荡的右臂袖筒。在他担任村支书的21年里,陵园村的一切都在改变,不变的是他独臂为村民撑起的慈善天空。

身残志坚,带领村民致富

1982年5月17日,在陵园村社办企业筹建的陵园新酒厂,时任厂长的隆兴明验收酒厂水池时发现因水泥标号不达标出现漏水,两名工作人员还在水池上查看设备。隆兴明赶紧顺着楼梯爬上水池叫他们快跑,结果水池坍塌了,他自己却没跑出去。

昏迷6天后,隆兴明在医院醒来:6根肋骨断了,肺部切除50%,右手手臂全部切除,左腿粉碎性骨折,全身裹满纱布。

虽然受了如此重的伤,但隆兴明活下来了,还活得很精彩。

1992年陵园酒厂改制,隆兴明将酒厂承包下来,苦心经营。“隆兴明发达了!”随着酒厂经营持续盈利,“独臂支书”书写出自己的财富故事。

1994年3月1日,因有经营头脑,再加上早年当团支部书记的工作经历,隆兴明全票当选为陵园村支部书记。瞅着村里大大小小的山坪塘,隆兴明先捐出2万元修通村公路,再带着大伙儿搞养殖。凡是有意办酒厂的村民,隆兴明免费帮他们建厂房、教技术、拓销路。

后来,大大小小7个酒厂成了常住人口不及1500人的陵园村的一道风景,隆兴明“独臂支书”的称呼也越叫越响。

独臂有力,撑起慈善之路

8月3日下午,隆兴明的“专属”摩的师傅邓伯军再次出发,将一袋袋化肥送到村里12个贫困户手中。这是连续第十个年头,隆兴明给贫困户送去生产资料和资金。

40多个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和残疾儿童不会忘记,隆兴明每年给他们送去200元“红包”。

老年协会64个老人不会忘记,隆兴明每年重阳节送去1000元慰问金。

外出务工村民李正强夫妇不会忘记,2003年3月一场大火夺取两个留守孩子和一名老人生命的时候,隆兴明第一时间说服大伙捐款,并率先拿出4000元为他们重建家园。

但隆兴明却忘记了。

“我真的记不清捐出去多少钱。”面对追问,隆兴明显得有些无奈。担任村支书以来,面对贫困人口多、致贫原因复杂的现状,隆兴明开始了他的“捐款生涯”。

村里修路,少则捐3000元,多则捐20000元;村民去市里看病,想办法给他们带个路、买份饭……20多年过去了,他记不得为大家做了多少事。

有村民算过,隆兴明当村干部多年积累所得不到10万元,捐出去的钱起码有30万元。

2013年前,隆兴明担任村支书的报酬是每月800元。2013年起,村支书村主任由他“一肩挑”,报酬涨到每月1300元。微薄的报酬显然不够做慈善,开酒厂赚的钱很多都捐出去了。

新闻推荐

农行泸州分行职工电子书屋成典范

7月30日,中国金融工会在四川泸州召开全国金融系统职工书屋建设暨落实全总职工书屋建设五年规划现场推进会。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创建学习型银行、推进职工书屋建设的工作受到中国金融工会的肯...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独臂支书”隆兴明撑起一片天)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