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新闻 泸县新闻 合江新闻 叙永新闻 古蔺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泸州市 > 泸州新闻 > 正文

巴山蜀水入戏 抗战舞台剧麻辣川味十足

来源:四川日报 2015-09-25 07:5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张良娟

9月13日,刚刚完成在成都的演出,话剧《蒋兆和》剧组又一路奔波,在重庆大剧院上演。在《蒋兆和》之前,川剧《还我河山》、四川方言剧《笑娃娃的抗战》等省内舞台剧,在成都完成了首届四川艺术节·四川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之后,也都曾先后奔赴重庆、贵州等地演出。

从8月到9月,四川、重庆、贵州的舞台上,活跃着多部“四川造”抗战题材舞台剧,为西南地区的观众再现了70年前巴山蜀水的抗战故事。

走进大后方,再现真实发生过的故事

四川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中,先后有七台剧目上演,无一例外把目光投向了抗战的大后方。

由四川人艺创排的话剧《铁血西迁》把被誉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宜昌大撤退搬上舞台,再现了1938年武汉沦陷后,以四川重庆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为首的爱国实业家团结各方力量,冒着日军轰炸,用数千只大小木船夜以继日,在40天内完成宜昌大撤退,安全转移至大后方四川的故事。

捐金买飞机打鬼子、流血流汗转移民族工业、出人出钱出粮支持抗战……在抗战大后方四川,一个个真实发生过的故事,为抗战舞台剧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四川方言剧《笑娃娃的抗战》就是以著名金钱板表演艺术家、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邹忠新和著名清音表演艺术家李月秋等老一辈曲艺艺人为原型,讲述了抗战时期四川曲艺人以卖艺为掩护,组织血性川人出川抗日的传奇故事;川剧《还我河山》则再现了盐都自贡为抗战捐金,创下了全国城市抗战捐款金额之最等22项全国之最的幕后故事。而《蒋兆和》则以泸州籍画家蒋兆和的反战代表作《流民图》为主线,再现蒋兆和塑造难民形象直指日本侵略罪行,为民写真的艰难历程。

“《铁血西迁》讲述的是卢作孚的故事,更是千千万万为抗战输送了血肉、血泪、血汗的大后方巴蜀儿女的故事。”四川人艺董事长杜江宁说:“我们的舞台艺术作品中,描写大后方抗战的作品很少见。作为四川的艺术院团,四川人艺有职责为这段历史留下一部作品,艺术的还原大后方民众为抗战所作出的贡献。”

演绎接地气的故事,小人物也出彩

历史的硝烟散去,想要再现大后方的抗战,并非易事。

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铁血西迁》的三位编剧庞越、孟意明、冯必烈在动手之前,先查阅当年报纸、翻阅历年研究资料和著作,进行了大量的案头工作。与此同时,剧组还先后多次前往重庆、宜昌等地,走访卢作孚后人、民生公司员工、宜昌大撤退的事件亲历者及其后人,采集了很多鲜活的故事,作为创作素材。“我们尽可能保证每一个事件都有出处,最大限度的尊重历史、还原历史。”四川人艺总经理罗鸿亮说,从初创到最后排练,剧本八易其稿。

然而,卢作孚虽然是《铁血西迁》的主角,舞台却并不是围着他一人。川江沿岸的袍哥、码头上的搬运工人……小人物也精彩,是这几台抗战舞台剧的共同之处。

川剧《还我河山》同样是三年筹备六易其稿,最大的变化在于主角从原定的冯玉祥变成了两名盐业巨子。通过他们在发家致富过程中明争暗斗,反映了大盐商们在抗日献金运动中的心路历程——从不自愿到心甘情愿地捐出巨款的过程。“没有拔高的人物,而是一个平民百姓的心态,演绎一个接地气的故事。”导演任庭芳说。

“他们从旁观战争到遭遇战火毁损,到被迫积极奉献的觉醒过程,表现出当时同类群体普遍的生存常态。”《还我河山》的编剧廖时香告诉记者,他从最初的英雄人物出发,半途改道采用低平的视角,抛开高亢的调子,只为了让观众信服、感动。

而在《还我河山》的创作过程中,受邀担任文学艺术总监的“巴蜀鬼才”魏明伦曾先后8次回到自贡,为《还我河山》出谋划策。“《还我河山》里就是一群普通人。”魏明伦对自己指导的这出没有典型人物的抗战剧十分得意。

《笑娃娃的抗战》里,同样是一群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物唱主角。“旧时的曲艺艺人属于三教九流的末流,他们每天为生存游走在大街小巷、茶馆码头,嬉笑怒骂中唱世俗风华,讲天下故事。将这样一群人作为主角的艺术作品很少,但他们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底层老百姓最朴实的悲喜和念想,他们自己的故事,就足以打动人心。”《笑娃娃的抗战》编剧严西秀如是说。

巴山蜀水入戏,麻辣川味十足

《蒋兆和》开场第一幕,年轻的蒋兆和离家赴上海学画的场景,就发生在川江旁。悠长的川江号子此起彼伏,充满浓郁的巴蜀特色。

从音乐到舞美,大后方的抗战故事里,少不了特色浓郁的巴蜀文化。

《还我河山》的作曲廖忠荣被誉为“乐怪”,他在作曲时,选用了《国歌》中的音调作为基本元素,又结合川剧高腔、选取“盐味十足”的民间歌谣作为音乐元素进行创作。《铁血西迁》的故事主要发生在川江旁,更是少不了川江号子、袍哥人家这些巴蜀风格浓郁的地域元素。而作为小人物唱主角的戏,廖时香在为《还我河山》设计台词唱腔时,就尽可能还原普通百姓的生活语言,川人的麻辣、诙谐味道十足。

讲述曲艺人抗战故事的《笑娃娃的抗战》,更是成为巴蜀曲艺和方言的集结号。剧中,笑娃娃和小月仙一路以卖艺为掩护,联络组织抗日力量。金钱板、四川清音、四川扬琴、四川车灯、四川盘子等十多种独具特色的四川曲艺就巧妙被穿插在卖艺途中。舞台上,矮冬瓜、叮当、胖姐等巴蜀笑星们讲着地道的四川方言,逗乐了众多观众。网友“ali-why”看完演出后,忍不住上网发帖做广告:“全程是四川的方言,好多人听得津津有味。不得不说这真是一场有本土特色的优秀剧目。”

新闻推荐

省内10家大医院年内将共享患者健康信息

本报讯(记者石小宏)今年年底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省医院等省内10家大医院的信息系统将全部接入四川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今后各家医院间可实现患者健康信息共享,开展医疗协同等工作。这是记者10月15日...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巴山蜀水入戏 抗战舞台剧麻辣川味十足)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