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芒 本报记者 庞山岚 罗之飏
3月22日下午,位于泸州市高新区的长江起重机公司生产线一派忙碌。这家异地搬迁的老企业,才开年就已有7000万元的生产订单。泸州市经信委负责人称之为“逆势复苏”。
复苏的契机,来自于泸州市2014年工业转型引发的“退城入园”。通过异地搬迁技术改造,长江起重机公司等机械装备制造企业“三长”厂迁至泸州国家高新区,获得新生。与之相对应的是,今年1-2月,全市机械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8%。这是泸州着力稳增长,既“喜新”又“念旧”,转型发展传统产业、创新发展“五新产业”的缩影。
着力传统 转型中夯实城市根基
去年,泸州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53.4亿元,同比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
经济稳步增长,传统产业举足轻重。
通过推进精细化管理,提升装置运行水平,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建成煤气化(一期)重大转型升级项目,泸天化去年实现营业收入30.2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今年3月15日,*ST天化顺利摘帽。
作为泸州四大传统支柱产业之一,白酒产业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发力中端市场。今年1-2月,白酒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
传统产业持续向好,动力来自一如既往的转型发展。
泸州将2015年定为“产业转型发展年”,在坚持“工业为重、工业为大、工业为先、工业为快”的背景下,全市建园区、调结构、招项目……密集出台稳增长措施,传统四大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1%,其中机械行业增长18.8%。
在扩大总量中调结构、在加快发展中转方式、在优化供给中增效益。今年1月,泸州工业经济发展主题定格在“产业创新发展”。
从“转型发展”到“创新发展”的背后,是传统产业转型步入正轨后泸州的战略考量:通过壮大新兴产业来实现在川南经济区的次级突破。
目标已确立:力争到2020年建成长江上游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路径更清晰:着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智能电网、现代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大数据“五新产业”。
依托传统 创新中拓展“五新产业”
3月19日,在泸州市开幕的2016年国际酒博会上,由泸州市高新区本土企业研发的酿酒机器人一亮相,便引发围观,部分智能酿造设备更是在研发之初便名花有主。
机器人研发,在有着机械装备制造优良基础的泸州绝非“空中楼阁”。“酿酒机器人运用的3D成像、红外测距等技术均与传统机械装备制造业密不可分。”负责研发的泸州智通自动化公司常务副总陈竹认为,公司的发展得益于当地传统机械装备制造优势。
依托传统产业基础,泸州创新发展,节能环保设备、医药食品类机器人、智能立体停车等高端装备制造业正进入发展“快车道”。
去年10月,华为四川大数据中心、南瑞集团智能电网、软通动力相继花落泸州;今年1月,上海东方飞马白酒产业创新孵化平台、深远世宁西南无人机中心等项目签约落户…… (下转06版)
新闻推荐
泸州市江阳区引进山东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高科技,打造董允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引入农业自动监测与控制系统,通过自动水肥一体、物联网、农产品质量追溯等先进农业设施和技术,进行有机、绿色、无公害...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