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超 尧理 本报记者 简放鹏
5月30日,记者前往纳溪区白节镇返乡青年黄佳杰的孔雀养殖场采访,还未走进场内,便听到孔雀“嘎嘎嘎”的叫声。走进养殖区,用铁丝网隔离的6个养殖区域内,200多只孔雀正悠闲地吃着青料。
看着一只只长势健康的孔雀,黄佳杰脸上绽满笑容:“很多人只知道孔雀可供观赏,但不知道人工饲养的孔雀还可食用,其营养价值非一般禽类可比。人工养殖孔雀生长快,周期短,从出壳到长大出栏只要180天。从2016年1月投产到现在,仅食用孔雀我就获利近10万元。”
修车工回乡养殖孔雀
黄佳杰今年21岁。2014年,黄佳杰从泸州一所技校毕业后,成为一家汽修厂的修车工。经过专业学习的黄佳杰在修车上悟性极高,加之吃得苦,他在半年内学会了别人往往要一年还掌握不到的关键技术。半年后,他破例由学徒工直接晋升为班长,月薪达到8000多元。8000多元的月薪对一个年龄只有18岁的小青年来说,已经很令人羡慕了。
一年后,黄佳杰却作出了一个决定,辞掉修车厂工作回到乡下养殖孔雀。原来,2015年10月,黄佳杰到重庆一景区旅游时,数十只用于观赏的孔雀一下子吸引了他。“别人能养,我能不能养呢?”
回家后,黄佳杰上网一查发现,孔雀不但可观赏,而且可食用,其营养价值高。尤其令他兴奋的是,泸州竟然没有人工自繁自养孔雀的基地。
于是,黄佳杰辞职回到乡下养殖孔雀。为了确保孔雀养殖获得成功,黄佳杰投入了3万多元,从外地买回了20只种孔雀和200只孔雀小苗进行饲养。
为了养好孔雀,黄佳杰钻研养殖技能,对场地严格消毒、对孔雀严格防疫,出现病症的孔雀及时隔离。1年后,黄佳杰掌握了孔雀从幼苗到下蛋期间的综合管理技能,实现了自繁自养,并通过出售商品孔雀、孔雀苗和孔雀蛋等,收益近20万元。此时,黄佳杰有了“孔雀王子”的美称。
养殖孔雀一举三得
“小黄,我要买两把80元的孔雀扇子。”“小黄,你今天给我寄一盒6个装的孔雀蛋过来嘛,我用微信转款给你……”
如今,隔三差五,黄佳杰都要到镇上的快递公司寄别人购买的孔雀扇和孔雀蛋。一年多来,黄佳杰仅孔雀扇就卖了1300多把、孔雀蛋卖了300多个,获利近10万元。黄佳杰说:“养孔雀我算是初尝甜头了,除了商品孔雀可卖700至800元外,一只成年孔雀的羽毛都要卖400至500元,而用于装饰的翎羽还可零卖,一根可卖6元;一枚孔雀蛋能卖80元。”
黄佳杰养孔雀后发现,一只孔雀一年要换一次羽毛。如果利用得好,一只成年孔雀换下的漂亮羽毛可以卖几百元。
为了学会纯天然手工孔雀羽毛扇子的制作技术,黄佳杰花了2000多元,从专业生产孔雀扇的厂家买回了3把不同规格的扇子作参照,并从网上下载相关图案自己琢磨。为了保证扇子无毒和不遭虫蛀、掉灰尘,他对所有孔雀羽毛都用开水进行高温消毒后再制作。“经过高温杀菌后制作的孔雀扇,只要没有人为损伤,使用期愈长其羽毛愈光鲜。”黄佳杰介绍,孔雀扇之所以有市场,除了羽毛本身漂亮可装饰家居外,还有“凤凰不落无宝之地”、“孔雀落谁家,谁家就兴旺”之俗语,使之成为居家悬挂、乔迁送礼的首选。
据黄佳杰介绍,孔雀蛋因其高蛋白、低脂肪和富含氨基酸和锌元素而颇受消费者喜爱,每枚蛋售价高达80元。一只雌孔雀一年可产25至30枚蛋,而非授精蛋就占50%,一只雌种孔雀仅非授精蛋就可卖1000余元。一年多来,黄佳杰就卖了320多枚孔雀蛋,收入2.5万多元。
“搞养殖,尤其是养殖孔雀,除了本身技术要过硬外,只要综合利用好了,就会有理想的回报。”黄佳杰笑着说。
新闻推荐
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新华视点”记者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采访发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送礼消费减少,市场整体回归理性,商品过度包装现象得到一定遏制。但是,保健品、茶叶、酒类商品仍有比...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