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墨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长期默默地献出他们的热血,挽救着素不相识的生命。他们中有企业职工,有公司负责人,有普通的家庭妇女……在“6·14”世界献血者日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聆听2014—2015年度全国无偿献血金奖获得者们的故事,聆听坚持与感动。
刘燕: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
献血总量:8200毫升(全血)
“今天你帮别人,明天可能就是别人帮你了,所以能做的时候就多做点儿。”市民刘燕说话耿直而爽快。从2001年开始献血,刘燕已坚持无偿献血16年,献血总量达到8200毫升 (全血)。“我是从儿子上幼儿园时开始献血的,到现在儿子都快考大学了。”刘燕说,第一次献血是在去幼儿园接儿子放学的路上看到献血车在采血,听了工作人员的宣传,觉得可以试一试。献了血之后,感觉对自己的身体也没什么影响。“不知不觉就坚持了下来,打算献到不能献为止。”除了献血,刘燕还登记了捐献造血干细胞,“我登记已有七八年了,但目前还没有配型成功的。”
刘燕是个热心肠。工作之余,她参加了酒城义工组织,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我当义工有近10年了,经常都有各种温暖的事情发生在身边。”
刘燕坚持献血,还发动身边的亲友献血。“我爱人因为长期在外地,是没机会献血了,不过我儿子已经答应到了年龄就会去献血。”刘燕笑着说,“我儿子还是‘熊猫血\’呢。”
王虹:做了一件自己能做的好事
献血总量:4万毫升(机采血小板)
46岁的市民王虹从2004年开始捐献血小板,献血总量已达到4万毫升(机采血小板)。作为2014—2015年度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王虹觉得只是做了自己能做的一件好事。
坚持献血10多年,王虹发现献血也给自己身体带来了一些好处,“我身体比较胖,爱吃各种肉类,但检查身体血脂不高,造血功能也很好,平时精力也充沛,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坚持献血的缘故。”
据了解,一袋机采血小板成分只需单个献血者提供就够1个治疗剂量,它可以挽救止血困难病人的生命。并且机采血小板减少了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性,输注快捷简便。“捐献机采血小板的要求比较高,通常会要求我们清淡饮食,所以在捐献血小板的前一天,我就会调节自己的饮食,保证捐出血小板的质量。”王虹说,“我觉得既然是帮别人救命的,做到这些理所应当。”
因为机采血小板半个月左右就能恢复,王虹最多一个月捐献过2次血小板,“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员与我都成老熟人了,每次去大家都对我特别热情。这也是我能坚持献下去的原因之一吧。”
毛飞成:让更多的人成为献血者
献血总量:1.28万毫升(机采血小板)
“当时我在贵州当兵,部队组织大家献血,我就去献了。”市民毛飞成首次献血要追溯到1998年当兵的时候。退伍后,他长期在外地工作、生活,但献血这件事情却一直坚持了下来。
回到泸州后,毛飞成也把这一坚持带回了家。四五年的时间,毛飞成献血总量已达到了1.28万毫升(机采血小板)。“我觉得做一件事情并不难,而难在坚持下去。这一点对于我来说尤其如此。”毛飞成现在经营着一家从事售后服务的公司,安装空调、送水等业务繁忙,“像我从事的这个服务行业,要面对面与客户进行沟通,要顶着烈日、冒着大雨为顾客提供服务。如果没有坚持的精神是很难支撑下去的。”
“我今年36岁,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会一直献到最大年龄为止。”毛飞成坚持献血的同时,他的家人也因此而受益,“去年,我老父亲生病住院,因为我坚持献血,父亲住院期间的用血费用得到了报销。这让我更加坚定了献血的信念。”
现在,毛飞成几乎每个月都会到血站捐献机采血小板,还发动周围的同事、亲友们一起献血。在他的带领下,公司的同事20多人加入了献血的队伍。“一些外地的战友也在我的发动下在当地加入了献血的队伍。”毛飞成说,希望能看到更多的人加入到献血者的队伍中,一起献出热血,挽救生命。
新闻推荐
在措施上花心思在行动中下功夫 全省科协系统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宣讲报告会在泸州召开
全省科协系统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宣讲报告会在泸州召开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