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新闻 泸县新闻 合江新闻 叙永新闻 古蔺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泸州市 > 泸州新闻 > 正文

封面新闻主题周·纳溪:绿色产业基地 秀美人文纳溪纳溪茶酒飘香 引49万网友围观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泸州聚合资源、文化,一直在创造奇迹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7-07-10 03:18   https://www.yybnet.net/

封面新闻主题周·纳溪:绿色产业基地 秀美人文纳溪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泸州聚合资源、文化,一直在创造奇迹 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为纳溪文化发展建言献策。

7月6日以来,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石英、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邱华栋等20位作家、书法家和画家齐聚泸州市纳溪区,几天时间里,纳溪的灵山秀水、人文历史、特色产业、城市发展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大师们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一手素材。

8日下午,“中国名家读纳溪”文化研讨会正式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家和本土文人以文会友,为纳溪文化发展建言献策。

8日下午5点,封面新闻直播团队邀请到了中国名家、纳溪本土茶酒专家、纳溪民歌对唱“行酒令”表演者等,共同品评茶酒文化,吸引了49万网友围观。

名家:以“读者”身份来读纳溪

一天半的行程里,名家们在纳溪众多的景点之间穿梭,感受,白庚胜说,此行,他们作为“读者”来到泸州纳溪,来阅读泸州人民几千年来记载在大地上的史诗,未来,他们有可能变成一个作者,歌颂泸州。

白庚胜认为,中国大城市边的小城市,往往会产生吸虹效应,“大城市的稀释,把资源耗尽了。恰恰像泸州这样的城市,过去创造了奇迹,今天也在创造奇迹,它把茶马古道、长江经济带的各种资源、文化很好地聚集在一起。聚变,然后在效能上进行裂变,所以,泸州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名满全国、名满世界。”

“本真、清新、向上、潜质”是石英对纳溪的第一印象,纳溪在文化发展上愿意投入,那么也就具有其发展的源动力。石英说,不管从文化发展或是经济发展来看,纳溪都是因地制宜的,没有热衷于表面肤浅的东西,这难能可贵,纳溪保留着自己内核、最具有特色的东西。

著名作家、《中国作家》杂志主编、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评委王山说,尽管是第一次来到泸州纳溪,但“喝泸州酒,品纳溪茶”这句话是早有耳闻。“把泸州纳溪的优势和特色一句话都说出来了。”王山认为纳溪完全有条件利用自己独有的传统优势、地理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发展自身的茶叶产业,包括茶文明,茶文化。

直播:民歌对唱“行酒令”引围观

8日下午5点,封面新闻直播聚焦纳溪,著名文艺评论家、辞赋家、四川省作协名誉副主席何开四,中国散文学会副秘书长张立华,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副会长尹汉胤,《中国作家》杂志主编王山,四大名家与纳溪的本土茶酒专家以及纳溪特色民俗——民歌对唱行酒令表演者,一起品评茶酒文化。此次直播,全网点击量达49万人次。

作为中国民歌之乡的纳溪,划拳行酒令也是独具特色,不仅是用民歌唱出来的,还能边唱边跳舞蹈,封面新闻直播一开始,网友们就被这原汁原味的行酒令给乐翻,“原来行酒令也可以这样玩”。

“品泸州老窖,喝纳溪特早茶。”纳溪的茶酒文化引起了网友们的热情互动,尤其是纳溪的特早茶,作为每年开春后中国最早采摘的绿茶,网友们也是十分在行,点评说“现在喝茶主要就是喝文化”、“纳溪的美女那么水灵都是喝茶喝出来的”。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徐庆 李华刚 实习生 杨淑岚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泸州市主城区物管小区创文工作再推进 对照标准严格“打表” 实行曝光监督

钟鼓世家小区物管人员向参观者介绍创文中的经验。本报记者李家平摄本报讯(记者李家平)6月30日,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组织召开主城区物管小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强调将加强公开公示,实行...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封面新闻主题周·纳溪:绿色产业基地 秀美人文纳溪纳溪茶酒飘香 引49万网友围观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泸州聚合资源、文化,一直在创造奇迹)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