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生长与晒烂的西瓜对比。
看着烂在地头西瓜余宗芩很无奈。
看天吃瓜哭了 大棚种瓜笑了
□罗小兰 袁桢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
“你看我的8424西瓜嘛,小的10来斤,大的15斤,这50亩地的西瓜少说也要收10多万斤,但没想到会有一半多西瓜烂在地头。”7月14日,在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民强村种植大户余宗芩的西瓜地头,眼前景象触目惊心,一个个西瓜躺在地头,因烈日暴晒后又遭连雨水浇淋,大部分西瓜都已晒裂腐烂,估计烂掉的西瓜有6万斤,损失有十七八万元。
而与余宗芩一样规模种西瓜的纳溪区丰乐镇马村业主刘贵生,同样是种植8424西瓜,今年他的西瓜亩产量可达5000斤,西瓜基本不受烈日和雨水影响,亩收入上万元。
同样是种同品种西瓜,却遭遇“迥然不同的命运”,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边厢6万斤西瓜烂地头
余宗芩是纳溪区大渡口镇返乡创业青年,他从事专业瓜果种植已有5个年头。2012年,余宗芩流转了300多亩土地发展名优瓜果。近两年,为了充分利用优质水果林下地增收,他凭借自己的过硬技术套种蔬菜,无论是种植早春菜、还是时令秋菜,都给他带来了不错的收益。
今年,余宗芩在果林地套种早春蔬菜的同时,又利用50亩林下地套种品质优产量高的8424西瓜,期待在6、7月这个炎热的季节里赚上一把“清凉钱”。经过3个多月的精心管理,西瓜开始逐渐成熟了。看着一个个大西瓜横竖躺在地头,余宗芩心头有说不出的高兴。他初步测算了一下,亩产量按2000斤、批发价按每斤3元计,他的50亩西瓜,至少要收入30多万元。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进入7月陆续成熟上市以来,遭遇了持续的高温天气,每天30多度的高温将睡在地头没有青草防晒措施的西瓜晒了个底朝天。而每暴晒三两天,又是持续一两天的雨水,致使西瓜表皮被灼伤、变软,贴着地面的一面更是变白、腐烂。
“50亩地的西瓜有一半多已经全晒烂了,只能任其烂地头了。”站在西瓜地里,余宗芩一脸无奈,看着一个个已经开始烂掉的西瓜,余宗芩心疼不已。他告诉笔者,50亩西瓜单单农膜、种子等物资和人工工资就不下6万元,如今西瓜却晒烂过半损失十多万元,硬是亏大了。
那边厢一季四熟产量高
走进纳溪区丰乐镇马村的业主刘贵生的大棚西瓜地头,一个个外表光洁、甘甜化渣的西瓜横七竖八地躺在藤蔓中的地薄膜上,秀色可餐。“这大棚西瓜虽然投入高些,但是种一季西瓜其生长期可达6个月,一季下来可收4茬西瓜,产量有5000多斤,是露天西瓜的2倍。”刘贵生高兴地介绍说,他的大棚西瓜是自今年才开种植,没想到竟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什么是大棚西瓜,又如何一茬多熟?刘贵生聘请的农技师钟毓伦告诉笔者,采用大棚作为主要设施生产的西瓜就叫大棚西瓜,严格意义上讲应叫设施西瓜。由于大棚种植一季西瓜可收4茬,所以又叫一季多熟西瓜。
钟毓伦说,西瓜是喜热作物,最忌雨水冲刷,在低温和弱光下生长不良,大棚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保温、防雨,所以采用大棚栽培就能实现西瓜一季多熟,根本不用 “看天吃瓜”。“采用大棚种植方式,西瓜的上市期从每年的5月中旬延长到9、10月,实现了‘一季栽培,多茬收获\’,大大提高了西瓜的身价,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钟毓伦说。
据介绍,大棚种瓜因为还使用了地膜,控制了野草的生长、因没有淋雨,西瓜的病害也减少许多,管理起来也比露天西瓜轻松得多。钟毓伦说:“大棚西瓜亩产5000斤,平均能卖上10000元,除掉地租、生物肥、种子等成本,一季西瓜净赚6000元钱没问题。露天西瓜虽然减少了大棚建设成本,但收成难保障。遇到今年太阳暴晒后又连续下雨,一冷一热,西瓜都会自然破裂,遇到象今年的极端天气,露天西瓜绝收也属正常。
新闻推荐
创新服务 促进群众优生优育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一年半,泸州市二孩出生率首超一孩
■本报记者刘墨自2016年1月全面实施两孩政策以来,泸州市有多少二孩出生?据市卫生计生委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泸州市出生二孩30935人。自2011年以来的六年,泸州市一孩和多孩出生人口呈逐...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