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麟容在收割红高粱。
本报讯 (胡瑞婷 胡灵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8月5日,笔者来到泸州市江阳区通滩镇开丰村看到,昔日的“望天田”全被沉甸甸的红高粱取代。正在地头收割高粱的车麟容老人高兴地说:“往年这1亩多‘望天田\’要到5月才能靠天下雨栽秧,这几年,我就全部改种订单高粱并轮作一季油菜,少说也有2000多元的收入,还省了栽秧子、打谷子的辛劳。”
在开丰村,象车麟容老人一样将“望天田”改种订单高粱的田块有上1000亩,村民靠着卖高粱就可实现收入达200万元。
开丰村共有4000余亩的水田,但其中有1000余亩全靠天上下雨才能耕种增收。由于每年5月前后才能靠天下雨犁田栽秧,那时留作待插的秧苗已经老化,即便有水源保证栽插,每亩的收成也只有六七百斤,除去稻种、化肥、农药、人工,不但没有节余,还要倒贴上三两百元。因此,开丰村很多村民大多选择将“望天田”撂荒。
然而,令村民们没有想到的是,几年前泸州一家酒业公司在通滩镇打造原粮生产基地,开丰村也被列入原粮生产基地之一。基地种植的高粱全部实行订单有机种植,种子、用药、用肥和管理全由公司和专合社负责,村民只管栽种和收割。收获后的订单有机高粱每公斤的收购价格要比普通高粱高出3-4元。
面对种植订单有机高粱带来的丰厚回报,开丰村党支部从2010年起,就通过实施土地整理等项目,将全村的高塝望天田全部进行改造整理,并种植有机高粱,使全村的1000余亩高塝望天田不再有一块田撂荒。
目前,这些高粱已进入了采收期。由于严格按照有机种植管理,经农业部门测产,平均亩产量达250公斤,按今年订单高粱一级每公斤8.4元计,1亩高梁就可实现收入2100元,昔日倒贴钱的“望天田”真正变成了人人乐种的“聚宝盆”。
新闻推荐
“2017年泸州市栋梁工程扶贫助学公益活动”自6月19日启动以来,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人士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踊跃捐款奉献爱心,目前爱心捐款仍在继续。此次公示内容为6月19日至8月10...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