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罗森波)作为全国信用示范创建城市,泸州在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敢于创新,目前已基本建成了打响“泸酒”品牌的白酒行业信用体系,初步建立了推动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加快发展的社会信用体系。这是记者9月1日从市发展改革委社会信用管理办公室获悉的。
泸州是“中国酒城”,拥有以泸州老窖、郎酒为引领的一大批酒类企业,加强酒类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至关重要。对此,泸州市按照“以信用促发展、以诚信亮品牌”的思路,着力开展政府主导、企业自律、协会参与的白酒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泸州在三个层面努力探索:以信用信息平台为载体,建立白酒生产企业信用档案,开展企业信用评价,加强信用监管,促进企业依法诚信经营;建立白酒质量追溯体系,依托国家酒检中心,建立白酒信息溯源标识、标记、商品信息和防伪码,对白酒的原料、生产、物流及销售等环节,实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询、责任可追究的溯源体系,确保“泸酒”品质;开展白酒“打假”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假冒伪劣、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侵权行为,全力维护“泸酒”品牌形象。
目前,泸州市已经成功举办10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建成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酒检中心等四大功能平台,组建了30亿元的四川发展纯粮原酒股权投资基金,有力推动了酒类行业企业信用发展。通过白酒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有力提升了“泸酒”知名度和竞争力,促进了白酒行业持续健康发展:2016年,泸州酒业增加值增长12.7%,白酒主营业务收入793.3亿元、同比增长10.7%,占全省的36.45%、全国的12.95%。
当前,泸州已初步建立了推动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加快发展的社会信用体系。今年4月1日,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挂牌成立,泸州围绕建设“一枢纽一区一高地”的目标,对标国际贸易规则,推进自贸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枢纽”即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西部航运枢纽,“一区”即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示范区,“一高地”即沿江开放型经济新高地。这其中,泸州在四个领域打破常规:推动信用数据共享,主要是推动相关政府部门、部分中央垂管部门、自贸区各驻区机构以及行业组织的信用信息联通共享,构建信用信息大数据;建立信用管理机制,对信用良好的企业实施绿色通道等便利措施,对失信企业进行惩戒约束。同时,根据企业信用状况,在市场准入、货物通关、贸易管理、金融业务、资质评定和资源分配等方面实施不同管理措施;加大信用信息应用,建立企业网上信用承诺制度,推行“双随机”抽查监管,完善行业监管制度和资格审查制度,构建事前提醒告知、轻微违法约谈告诫、严重违法依法处置“三段式”监管方式,推进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推动企业依法诚信经营;促进信用行业发展,完善行业监管制度和资格审查制度,规范开放征信服务,为公民、企业、社会组织、司法部门、政府机构提供信用查询等服务,推动信用行业发展。
新闻推荐
(上接第一版)无障碍设施随处可见“以前每天都要到汇通超市买菜,从天益广场人行天桥经过,腿脚不灵活过天桥真不方便,特别是下雨天,就怕一不小心踩滑发生意外。”家住电脑城附近的王奶奶说,现在无障碍电梯...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