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新闻 泸县新闻 合江新闻 叙永新闻 古蔺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泸州市 > 泸州新闻 > 正文

沉醉于核医学前沿研究 不忘健康使命初衷 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奖者张伟

来源:泸州日报 2018-01-22 11:50   https://www.yybnet.net/

■路霞 本报记者 刘墨

“它是对临床有着重要意义的项目,早一天问世,就能早一天运用到临床患者的治疗上。”经历无数个通宵达旦,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与分子影像研究室张伟博士申报的 “HER2受体介导68Ga/177Lu标记亲和体用于乳腺癌诊断与治疗研究” 项目终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的认可,获得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这也是对张伟近些年科研业绩的认可。

梦想 迈入核医学的殿堂

张伟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为救死扶伤,他报考了西南医科大学,就读临床专业。然而5年的时间并不能让张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于是,他选择了继续深造。深造,需要选择亚专业,铺开在他眼前的硕士专业非常之多。对于医学,张伟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在志愿书上,标注着一个在当时不太显眼的学科——核医学,当得知他第一志愿勾选核医学的时候,还有同学莫名其妙。张伟意识中最先进、最有潜力的学科在同学和朋友眼里却不被看好。

即便如此,张伟仍然义无反顾的进入了核医学科。

然而,核医学科的沉闷是张伟没有预料到的。终日与仪器打交道,循环往复的单调检查,空暇时间只能埋头做实验,医生之间的交流屈指可数。对于年轻医生而言,这种沉闷就是绕不过的梦魇。从忍耐到习惯,张伟开始变得内敛,他痴情于研究,核医学科的仪器设备,成了他最知心的朋友。

“研究入魔,两耳不闻窗外事”是那些日子里,张伟最直观的写照。偶然的突发奇想,便能让他钻研很久。为了接触更大的平台和更先进的核医学技术,张伟报考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医学博士。

协和的三年,对张伟的影响非常大,他对医者有了全新的认识。“核医学科的医生,首要的身份是做好临床医生,其次,才是做好核技术研究。核医学的研究,要紧密结合临床,对临床医生有实际诊疗指导作用。”

三年功成,张伟拒绝了留在大城市的优渥条件,回到了泸州,重返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医者 能为患者尝尽千辛万苦

在协和就读博士期间,张伟开始进行“HER2受体介导68Ga/177Lu标记亲和体用于乳腺癌诊断与治疗研究”的编写。张伟在临床检查中发现,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临床试验,将开发放射性标记的新型亲和体探针,实现无创、动态、整体进行HER2阳性乳腺癌的在体成像,并实现核素精准HER2靶向的治疗。”张伟的闲暇时间,全部投入到了该项目的研究中。

从北京到泸州,历时一年半的研究和修改。大年夜合家团聚的时候,张伟仍是伏案改写标书。

“从过去的无人问津,到现在患者愿意选择PET/CT,人们对核医学的认识在逐渐改变。”张伟感叹,正是因为核医学的医生在不断研发、不断创新,为癌症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让过去人们谈“核”色变的核医学在临床医学中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千里崎岖不辞苦,梦幻泡影探真知。或许,张伟与他热爱的核医学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或许,他们的付出很难收获星光璀璨。不过,对张伟而言,他的研究能够在临床上为患者提供帮助,这便足够。

新闻推荐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院长杨思进海南开讲 ※医卫快讯

本报讯(汪建英李丽)1月20日,全国医院院长“健康扶贫暨医联体建设”高峰论坛在海南举行,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院长杨思进教授应邀参会。会议还邀请了全国各地知名医院管理专家授课,来自海南省各地...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沉醉于核医学前沿研究 不忘健康使命初衷 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奖者张伟)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