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嘴鸥
◎ 川江都市报记者 杨敏 摄影报道
18日,本报报道了志愿者每日定时定点对红嘴鸥进行喂食,因特制鸥粮消耗贻尽,后续资金暂无着落,志愿者希望有爱心企业或市民提供帮助。报道见报后,引起了热心市民关注,纷纷在川江号新闻客户端、泸州新闻网·川江新闻网留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是否继续喂食成争论焦点
自从红嘴鸥聚集在泸州市江阳区东门口江边觅食,市民纷纷来到这里,只为一睹这群小精灵的“芳容。来观赏的市民自发带着面包、馒头等,为红嘴鸥补充食物,希望它们留下来。
2017年12月下旬,家住大山坪的志愿者刘小伶每日都会来到东门口喂食。一个多月过去了,刘小伶对红嘴鸥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今年1月中旬,刘小伶在江边发现一只红嘴鸥身体虚弱,在其他志愿者和市民的见证下,刘小伶将红嘴鸥带回家照顾了4天,待其恢复健康后,又带到江边放归自然。由于专用鸥粮很快用完,刘小伶很担忧,“如果不喂它们,待天气回暖,它们还有那么远的路程,会不会体力不支呢?”
有网友在川江号新闻客户端、泸州新闻网·川江新闻网留言,表达了“继续喂食,留住红嘴鸥,让东门口成为红嘴鸥观景点”的愿望。而“红嘴鸥保护志愿服务队”志愿者黄先海表示,云南昆明拨专用资金定制鸥粮,帮助红嘴鸥在昆明过冬,作为泸州人,也愿意为红嘴鸥在泸州越冬出一份力。
有的市民则持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不必继续喂食,遵循自然规律,不刻意影响红嘴鸥习性”。网友“灰尘飞扬”留言:“本来就不该留它,遵循它的生存规则,还红嘴鸥捕食能力”。网友“商商”表示,适者生存是不变的自然法则,喂食反而会导致动物生存能力退化,当红嘴鸥习惯了每天到东门口接受大家的喂养,这样会弱化它们的捕食能力。
专家建议保护为主
川江都市报记者从宜宾市林业局了解到,近年来,在岷江、金沙江、长江三江汇合处也有红嘴鸥出没的身影,它们多出没在河中间的滩涂,数量最多时达1000余只。为了保护红嘴鸥,宜宾动物保护协会在江边设立红嘴鸥保护区,还有一批保护候鸟志愿者队伍不定时在江边巡逻。
绵阳市也是红嘴鸥迁徙途中的重要驿站。据绵阳市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科科长李佐宾介绍,在绵阳越冬的红嘴鸥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几年前约有1000余只,而现在有4000只左右。候鸟的种类也丰富起来,红嘴鸥数量约占90%左右,其他的则是海鸥、渔鸥、三趾鸥、棕头鸥等。绵阳市加强对红嘴鸥保护的宣传和执法力度,在红嘴鸥主要栖息地三江湖湿地公园建滩涂、浅滩、草丛等,同时设立禁渔区,让红嘴鸥有活动和栖息的场所,并保障食物来源。
候鸟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泸州市林业局林业工程师刘恩伯表示,红嘴鸥在泸州越冬,这得益于泸州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红嘴鸥是候鸟,它们选择越冬地点的主要条件是气候和环境。对于聚集在泸州东门口的红嘴鸥,要加强保护,不人为改变其自然习性,没必要刻意去继续喂食,也不能乱喂食物。待开春后,它们将飞回北方。
新闻推荐
本报讯(苟敏)“感谢党、感谢政府,谢谢你们关心。”近日,龙马潭区特兴镇罗沙村困难群众姚应明从审计干部手中接过慰问品、慰问金,满怀感激。这是龙马潭区审计局“走基层”活动的一个缩影。2017年以来,该...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