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上午,笔者来到泸州市江阳区石寨镇上湾村13组青年农民彭天才的养羊场。“羊倌”彭天才一边给山羊撒喂玉米,一边高兴地说:“养山羊硬是划得来,每天每头羊补充100克玉米,其余都是上山吃草。而山羊的粪便是上等有机肥,2017年,靠着养羊和种葡萄,轻松赚了30万元。”
今年34岁的彭天才2013年从深圳辞职返乡创业。面对家乡丰盛的水草资源,他拿出积蓄买种羊、建羊圈,当起了“羊倌”。“我之所选择返乡养羊,主要是家乡荒山多、土地肥、水质好、草料优,加之国家惠农政策,发展养殖业不失为一条致富好路子。”彭天才说。
为了养羊,彭天才不敢有丝毫的马虎。白天,他用药物清水清扫羊圈;夜晚,上网看资料学习黑山羊养殖知识。他常常在羊圈一蹲就是一两个小时,了解山羊习性、饲养特点、疾病预防等知识,边养边学、边学边用,4年时间彭天才从一个黑山羊养殖的“门外汉”,变成了闻名一方的“养羊专家”。
彭天才饲养的山羊因肉质鲜美,成了周边山羊市场的“抢手货”,养殖规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从开始时一年出栏不到100只到近两年每年出栏200只以上,年纯收入达20万元。
走进彭天才的养羊场,呈入眼帘的是干净卫生的养殖环境,空气中没有弥漫难闻的异味,地面上也没有遍地的羊粪。“羊粪全都成为了我葡萄园的上等有机肥,真正变废为宝了。而用羊粪种出的葡萄更香更甜,每年还为我节约几千元的化肥钱,真是一举多得。”彭天才说。
为了解决羊粪污染环境的问题,自养羊开始,彭天才就在石寨镇农技站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将羊场周边的10亩田地全部租用下来种植夏黑、醉金香、阳光玫瑰等优质葡萄,将堆放发酵后的羊粪用作葡萄基肥。
“现在羊粪在我的眼中就是名副其实的‘宝贝\’。这样种葡萄不但每亩至少节约300元的化肥钱,而且种出的葡萄因有机、生态,每公斤批发价比同类产品要高出4—6元。” 彭天才说,2017年,他的10亩葡萄园就带来了10万元的纯收入。
(李兴林 本报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
新闻推荐
他们是沱江边两位普通渔民,除了捕鱼,他们一直坚持做一件让人心生敬意的事——救人 20多年来 他们从长江中抢回50多条人命
杨天奎说,他是土生土长当地人,对头脊梁这一带水情再熟悉不过1月25日上午10时许,杨天奎来到纳溪区永宁街道长江边被当地人称为“头脊梁”的地方,他的渔船就停在江边。几天前他撒下网,这天过来看看有没...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