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论坛上,建筑业专家针对泸州市建筑节能与装配式建筑发展发言。本报记者 李家平 摄
本报讯(记者 李家平)2月3日,泸州时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举行建筑节能与装配式建筑高峰论坛,行业专家就泸州市建筑行业、建筑节能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建言献策。
本次论坛以“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增进市场了解互信,促进企业交流合作”为宗旨,积极探寻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各环节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帮助企业科学合理健康发展,引领企业交流交往,互补共赢,学习和借鉴彼此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增强本区域建筑行业核心竞争力,为“建筑工业化、建筑装配化、建筑现代化”添砖加瓦。
出席论坛的8位专家分别发言,内容涉及“泸州市装配式建筑政策解读与前景展望”“浅谈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之优劣”“装配式建筑现场施工之重点与难点”“装配式建筑与BIM技术”“装配式建筑之设计随想”“浅谈装配式建筑工程检测与质量监督”“四川省建筑节能发展情况简介”“建筑节能与装配式建筑有机结合,助推绿色节能建筑大发展”等。
专家指出,装配式建筑施工具有多种特点:建筑构件在工厂内进行标准化生产,通过运输工具运输至施工现场,选用合理的起重设备进行现场吊装;在目前政策鼓励下,单体建筑装配率至少在60%以上,减少了传统建筑资源的现场加工环节,质量管控更容易保证。劳动力配置大幅度降低,以高层住宅为例,工期缩短1/3以上。因结构形式差异,构件应力状态变化多,预制构件的类型、质量因素对施工影响较大。预制构件与现浇结构相结合,存在交叉节点多,应重点把控节点连接质量。预埋件较传统建筑数量增多,工艺技术路线要求更为严谨。吊装占施工主导因素,吊装环节安全技术和措施必须可靠。
专家建议,预制装配式建筑从设计、建造到施工的各个环节,都体现了更高的专业技术要求,因此需要具备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化、协作化的管理团队,加大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培训力度,从而实现提升该类产品质量整体水平和质量状态的稳定性。至于技术储备,应该形成成熟、多样化的技术体系,例如预制装配剪力墙结构——高强混凝土/预应力技术、通用体系(定型构件标准化生产——实现高度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并全面应用BIM等信息化技术。
成立于2008年的泸州时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当年即成功承接维多利亚、富临花园等地标性建筑样板工程。在苦练扎实内功的同时,公司与高校、科研机构等保持良好合作,采用“产、学、研”联动互助模式。从单一产品“保温砂浆”到“保温砂浆”“抗裂砂浆”“粘结砂浆”“防水砂浆”“柔性防水腻子”等干粉砂浆类产品,该公司几乎实现了全覆盖。同时,该公司开发出新一代采用国际先进设备及“时为科技”特有企业标准生产的“SV-SNFPB水泥发泡保温板”,并且为试水“装配式建筑”而成功研发出“SV‘随意拼\’隔墙板”“SV预制楼梯”等。
新闻推荐
市民正在选购进口水果。实习记者郭建摄■本报记者刘林实习记者郭建“宁省一年,不省一节。”备年货,是中国人的习俗。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购物方式的多样化,在中国人的年货中,漂洋过海的“舶来品”...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