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元明) 日前,笔者在纳溪区永宁街道打渔山社区的纳美特产超市看到,特产店老板杜明芬正在给前来购买菌包的顾客介绍菌包存放的注意事项。
“菌包居然也能当成普通特产品进超市卖?”这令笔者大开眼界。笔者在现场看到,几十个菌包规则地并排堆放在柜台里,每个菌包口都不同程度地长出了鲜嫩的蘑菇。
“这些菌包是打古镇一个专业菌类生产基地做的,一个6斤重的菌包售价15元,拿回去放置7—10天就可生长出蘑菇。”杜明芬说,这种菌包适宜放置在家里的阳台遮阴处、厨房、卫生间等温度、湿度适宜的地方,每个菌包可以生长四茬,每茬采收鲜蘑菇在0.5公斤左右。
杜明芬算了一笔账,一个菌包15元,采收的2公斤鲜蘑菇,按目前市场价来算价值24元,这样15元钱就变成了24元,而且更新鲜。
“原来有人认为蘑菇都是用化肥和农药养大的,这是一种误解。蘑菇的培植环境是非常讲究的,无菌程度要求很高,原料的消毒要求几乎达到手术室水平,一旦有细菌,蘑菇就会腐烂,就完全没有收获。”杜明芬告诉笔者,由于蘑菇鲜嫩味美,尤其是让消费者将菌包买回家实现自己“种”,很受市民青睐,菌包在特产超市一推出,每天都要卖出20多个,菌包基地农民每个菌包可获利5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刘春霞)近日,龙马潭区红星街道天立社区组织20余名志愿者,到泸州客运中心站开展了“暖冬行·爱传递”关爱返乡农民工志愿服务行动。志愿者们设置咨询服务台,向过往农民工和乘客发放春运安全等宣...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