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新闻 泸县新闻 合江新闻 叙永新闻 古蔺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泸州市 > 泸州新闻 > 正文

新兴产业落地见效 长开区实现新突破

来源:川江都市报 2018-03-02 10:50   https://www.yybnet.net/

四川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全景图(泸州日报记者 牟科 摄)

今年2月8日,北斗导航公共服务平台在四川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揭牌开通运行。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精度遥感数字地图+导航网格码+云计算平台”的综合集成方案,北斗导航公共服务平台可以帮助政府实现应急处置、资源调度和智能化管理,企业凭此可以优化对具体人、事、物的管理调配,公众也能在出行、安全、健康等多方面受益。未来,随着北斗组网的完善,泸州市能从北斗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融合中分得红利,其应用前景不可限量。

北斗导航公共服务平台落地长开区,不仅推动了北斗系统民用产业化进程在西部地区迈上新台阶。同时,这也是长开区引入成熟科技型项目的一个重大成果和泸州市探索科技兴市的一个有力突破。◎ 周雪梅 蔺艳霜

长开力量

新兴产业落地见效 释放强劲爆发力

2017年6月30日,首台“泸州造”智能手机问世,这台屏幕能锤钉子的手机让人印象深刻。而“泸州造”首批5000台手机项目从签订合作协议到正式下线,仅用了122天,再现了“泸州速度”。

在发展新兴产业的广阔天地中,长开区一路蹄疾步稳。去年,长开区管委会组建智能终端企业服务专班,实现从“公务员”到“勤务员”的角色转变,实行全天候、全方位服务。目前,园区6家智能终端企业日产手机5万台、电芯电池4万只、显屏2万片,解决就业2300余人。信合旺、鑫拓瀚、振华宇德和诺亚信等8家企业正在进行厂房装修,其中3家近期可正式投产。中科院青岛光电泸州成果孵化、转化和市场化的“交易超市”已面向社会开放;山东北斗天绘科技公司旗下北斗导航落户泸州,正在争创四川数据中心;芯威公司显屏驱动模块研发成功并试产100万片……新兴产业的落地见效,正在助推长开区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并将在未来释放出强劲爆发力。

长开速度

基础设施建设提速 提升整体承载力

去年4月1日,长开区开工建设的12万平方米盈田标准厂房,仅半年时间建成并投用,创造出又一个令人称赞的“长开速度”。在合理规划标准厂房分布方面,长开区已建成并交付使用62.1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满足了不同企业项目的入驻需求,而3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三期也完成场平工作。建成盈田、抚琴山水等专家楼和员工公寓1325套,可同时容纳1.2万人,目前正在进行室内装修。

为提升园区整体承载力,长开区“三纵两横”的物流园区路网破土动工,希望大道延长线建设进入攻坚阶段,振兴路跨线路桥预计8月通行,消除“最后一公里”交通“瓶颈”,道路通车里程达到45公里,通行能力得到改善;新建市政排水管网9.9公里,每天可减少直排污水6000吨,排污管网里程达50公里,环境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长开技巧

共建共享自贸试验区 扩大开放“朋友圈”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改革的一片绝佳“试验田”,为此,长开区争创自由贸易试验区。立足长开区4.62平方公里国家级高新区规划,抽派6名人员参与了19.99平方公里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申报、规划、争创工作。去年4月1日,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挂牌以来,长开区5个局室15名干部融入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筹备、建设、改革、创新工作,远赴广东、福建、上海等地蹲点考察学习,复制其综保区、跨境电商、开放口岸等方面先进经验,创造性地应用于实践。完成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导视系统、形象标识小品建设;承办了由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中国银行协会、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加大内陆开放背景下的供应链金融研讨会”,以此扩大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影响力。

巧打自由贸易试验区“品牌”,长开区利用独特区位优势,依靠异地泸州企业商会牵线搭桥等,利用社会资源对外推介和直接组团赴外招引等方式,先后派出100余人次赴上广深等地,围绕智能终端、供应链物流、精细化工、半导体芯片等产业,定向抛出“橄榄枝”招商,一批优质项目相继签约落户、建成投产,长开区“朋友圈”得以不断扩大。2017年,长开区新签约项目54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0个,智能终端企业34家,如诺亚信、鑫龙上、晶志、洲际恒通、汇丰等),签约资金163.2亿元,到位资金67亿元,引进外资1011万美元。

长开情怀

军民融合新格局 用实力让情怀落地

长开区的泸州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园内,“高大上”的军用品摇身一变,成为“接地气”的民用品。川南机械厂依托军工技术,走上了“军转民”的路子。由于原厂区生产的局限性,2013年10月,川南机械厂民品生产从军品中剥离,单独成立了川南航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军民融合全面发力。投产后,这里将成为我国油气井射孔完井行业产业提升和自动化升级的标杆项目,其生产的油气井用高端射孔完井装备将出口俄罗斯以及中东、北美等的20余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军民融合步伐的加快,泸州市“军转民”“民参军”企业越来越多,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位于长开区内的泸州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园区规划面积为21平方公里,采用“建设一个体系、打造两个区域,发展3+3产业、实施六大融合功能”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模式,打造川滇黔渝区域内军民要素资源交汇、军地技术互动创新、军民融合产业升级的空间载体和实践平台。目前,该园区依托北方化工、中海油、川南机械厂、川南航天能源科技、合盛硅业等多家骨干企业,培育威恳通讯、芯威芯片等新兴产业,现已初步形成以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为核心,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长开区2017年度大事记

1.青岛啤酒在泸新增首条易拉罐生产线投产

3月29日,在长开区青岛啤酒(泸州)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箱箱精美的易拉罐啤酒下线,泸州工业企业“零地”技改项目再次取得新突破。这是青岛啤酒在川南片区建成的首条易拉罐啤酒生产线,实现了泸州市易拉罐啤酒生产“零”的突破。该生产线投产后,具备年生产5万千升青啤和崂山品牌系列啤酒产品的能力,不仅供应泸州市场,还辐射到川南片区市场。

2.诺亚信高科技集团智能终端项目签约

5月5日,诺亚信高科技集团智能终端(泸州)基地项目签约。该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2018年投产后,预计全年完成800万台手机生产销售任务,产值达26亿元,纳税25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300个左右。项目全部落成后,实现年产值50亿元,各项税收7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

3.世界第一大内河港与泸州港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6月29日,泸州港与德国杜伊斯堡港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标志着世界第一大内河港与中国天府首港的合作启程,这是泸州港首次与国外港口签订物流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框架内,就港口、贸易以及供应链服务等重大事项开展合作。

4.第一台“泸州造”手机下线

6月30日,四川友信达科技有限公司投产暨“泸州造”第一台手机下线仪式举行。“泸州造”首台智能手机下线,对泸州的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泸州“本土造”智能手机“零”的突破,是泸州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开始。

5.泸州首个智能终端全产业链工业园正式投产

8月8日,泸州市首个智能终端全产业链工业园(威恳智能终端产业园)投产下线仪式举行。该项目作为泸州首个智能终端全产业链项目,总投资9亿元,涵盖手机整机、主板、显示屏及电池等全产业链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3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

6.首颗自主知识产权“泸州芯”发布

10月31日,芯威科技发展汇报暨产品发布会举行。会上发布了泸州市第一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FT-LCD驱动芯片——“泸州芯”。“泸州芯”为一款驱动手机屏幕的TFT-LCD驱动芯片,目前主要给各个品牌手机和维修平台供货,第一批“泸州芯”的产量为100万颗。

7. 硕诺科技智能终端项目签约

11月2日,硕诺科技智能终端项目签约。硕诺科技智能终端项目计划一期投资5亿元,二期投资10亿元,投产后首年销售收入预计20亿元,年综合税收缴纳预计当年实现3000万元并逐年递增。

8.青岛市光电工程技术研究院泸州光电研发中心揭牌

12月20日,“青岛市光电工程技术研究院泸州光电研发中心”在长开区揭牌。泸州光电研发中心的成立,是实现光电科技成果转化与落地、促进泸州光电产业和智能终端制造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同时也对当地建设完善的科技成果交易体系,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储备具有重要意义。

9.杭州之江新材料西南基地项目落户长开区

12月25日,杭州之江新材料西南基地项目签约仪式举行。该项目投资3亿元,占地100亩,分两期建成,投产3年后将达到4亿元产值,解决100余人的就业问题。项目签约落户,是长开区通过入驻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产业链企业,实现以商招商的典型。

10. 合盛硅业(泸州)有限公司竣工投产

12月,合盛硅业(泸州)有限公司竣工投产。该项目从2016年1月开始,对原有的10万吨/年单体装置及配套的相应生产工序同步改造,同时新增了副产综合利用产品项目。项目改造完成后,将实现年产生胶6万吨、107胶1万吨、含氢硅油2000吨、气相白炭黑3000吨。

新闻推荐

产业项目发展何处发力

■本报记者肖婷产业,是城市发展之根基。近年来,泸州以项目为抓手,强力推进产业发展。随着市场需求变化,产业结构也有了相应调整。面对新形势,泸州产业发展何去何从?又将以什么项目为重点?对此,参加市政协...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新兴产业落地见效 长开区实现新突破)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