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新闻 泸县新闻 合江新闻 叙永新闻 古蔺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泸州市 > 泸州新闻 > 正文

织综合交通网络 造对外产业基地 促贸易“双向对流” 泸州能否构筑四川 “大进大出”桥头堡

来源:泸州日报 2018-06-14 12:06   https://www.yybnet.net/

河口口岸。蒙文砚高速公路鸟瞰图。泛亚铁路东线鸡街长桥。云南惠科(河口)电子信息产业园里忙碌的工人。本报记者 罗森波 摄河口北山国际货场。

□ 特约记者 孔芒 记者 罗森波 周丽 王宗琪 陈俊宇

◆观察◆

货源对流是多式联运常态化运行的保障。而这,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做到了。

5月14日,“向南、南向——四川出海通道行”采访组的记者们,在昆玉河铁路河口北站见到的一幕,证实了这个判断:

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列从北而来,满载焦炭、化肥等大宗物资的火车,沿中越国际铁路驶出河口口岸,“奔向”越南海防港,借海路销往东盟地区。

不久后,一列载有巴西铁矿、秘鲁木夹板等货物的火车,由南呼啸而至。同样,这批货是海运至越南海防港,再经中越国际铁路到达昆玉河铁路河口北站入滇。

在客观环境异常复杂的背景下,河口县靠什么让货源常态化对流?

“因为河口县是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桥头堡。”在河口县采访的两天时间里,“桥头堡”是该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卢建斌提及次数最多的词汇。

河口县处于昆明——越南河内——越南海防港经济走廊的“咽喉”。经过多年实践,河口县对“桥头堡”有了一番精妙的“解读”:“桥”谈的是通道问题,包括公路、铁路、航运等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头”表明了所处的重要位置,河口县依托口岸优势,发挥前沿阵地的作用;“堡”切不可认为是封闭固守,而是基地。对河口县而言,就是利用国际大通道建设的发展机遇,打造对外开放产业基地。

河口县的桥头堡作用被“量化”出来了。河口县委宣传部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去年,该县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144.68亿元,同比增长36.1%;货运量达到640.4万吨,同比增长106.8%。

泸州是全省唯一地处川滇黔渝结合部的市州,是否可以构筑成四川“大进大出”桥头堡?记者探访了位于结合部的河口,了解河口的具体做法。

★河口县拥有国家一类口岸2个(铁路口岸、公路口岸),有着“县城即口岸、口岸即县城”的优势,是云南省迄今唯一拥有铁路运输的边境口岸。

★中国河口——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境内关外、自由贸易”的特殊监管模式,是中越互利合作的重要平台、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基地和睦邻安邻富邻示范区。

交通

优势

距越南海防港384公里

是云南迄今唯一拥有铁路运输的边境口岸

河口县,因地处红河与南溪河的交汇口,故名河口。其与越南老街省省会老街市隔河相望,自古就是“南方丝绸之路”的第二条通道。

实践证明,桥头堡必须是“大进大出”的桥头堡。交通便捷,物流运输成本低,变大通道为大流通,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桥头堡。

近年来,河口县立足口岸连通国内外的“咽喉”地位,精心“织就”了便利、高效、有序的综合交通网络,层层托举起跨境物流的网底。

摊开云南省地图:河口县扼守云南之“南”。起源于云南腹地的红河像一条飘带,蜿蜒数千公里,从河口县“奔腾”而出,流向越南。

摊开中国地图:河口县拥有国家一类口岸2个(铁路口岸、公路口岸),有着“县城即口岸、口岸即县城”的优势。不仅是云南省中越边境段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通关最便利的陆路口岸,更是云南省迄今唯一拥有铁路运输的边境口岸。在此基础上,2014年,河口成为云南省首个通准轨铁路的国家一类口岸。

摊开世界地图:河口县城距云南省会昆明市407公里,距越南首都河内264公里,距越南北方最大港口也是云南省最近出海口——海防港384公里,是我国西南进入东南亚、南太平洋地区出海口的便捷通道之一,现有昆玉河铁路(泛亚铁路东线)、滇越铁路、昆河公路、蒙河高速公路、红河航道与越南相通,河口与海防港已被铁路和高速公路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来自河口县委宣传部的三组数据,侧面透露了该县与越南实现互联互通,促进了客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自由流动:去年,河口出入境人员473.6万人次,同比增长25%;出入境交通工具35.1万辆列/次,同比增长74.8%;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约100亿元,占红河州比重达70%以上。

口岸

优势

通关便利化持续提速

多式联运丰富跨境运输内涵和外延

5月14日,在河口北山国际货场,一辆辆满载货物的汽车正等待通关。从越南进口的铁矿石在这里堆成了两座小山,不少挖掘机“忙碌地”把铁矿石装进集装箱。

这些集装箱将被送到几公里外的河口北站,通过火车运往昆玉河铁路沿线蒙自、玉溪等地的钢铁厂。滇东地区的焦炭又通过铁路运到河口,再换装上米轨铁路货车,驶进越南。

而从土库曼斯坦进口的硫磺,经海运,从越南海防港转米轨铁路到河口,再运到开远。加工成化肥后,又将运至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地。

这些,是河口口岸对流经济的生动表现。

“礼尚往来,才是长久之道”。近年来,河口县依托口岸优势,发挥前沿阵地作用,促进了中外贸易“双向对流”。

口岸通关便利化持续提速让河口成为中外企业投资目的地。河口海关采取设置A类企业专用申报窗口、原产地担保制度、零距离通关协作机制、领导现场审批及“5+2”工作制和每天公路15小时值班、铁路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电子税费支付、通关无纸化、关检“三个一”等10多项服务举措,进一步提高了通关效率,降低了企业通关成本。河口口岸使用了通道式放射性监测仪和自动喷淋消毒仪,铁路联运货物“一关两检”,通关时间由原来的30至40分钟压缩至2分钟。河口边防检查站推出的人员、车辆自助通关等系列措施,也让通关提速。

河口车茂物流公司负责人曹绍成对自助通关点赞。5月13日,这位来自江阳区分水岭镇青峰村的泸州老乡和团队来到河口北山口岸,准备将货物运往越南。不同以往的是,他没有走下车前往人工验证窗口,而是稳坐在驾驶室内,等待查验系统进行指纹与面相比对,不到5秒比对成功,货车通道的栏杆随即自动抬起,让大货车顺利快捷通过关卡。

为了推动“对流”常态化,一揽子创新举措更是从无到有。

昆玉河铁路河口北站货运员何家英透露,昆玉河铁路2014年12月开通运营以来,车站先后推出了米轨直通、准米轨换装和集装箱国际联运、公铁国际联运4种跨境运输方式,不断丰富和拓展着河口到海防港跨境运输的内涵和外延。

产业

优势

跨合区里“见苗浇水”“大树移栽”

不破法规破常规,企业纷至沓来

5月14日,越南籍工人李文孟麻利地给变压器绕线,一圈一圈的铜丝很快套在变压器上。最多的时候,李文孟一天能“搞定”2000多个产品,一月能挣2800元。李文孟所在的云南惠红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中国河口——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内,其生产的电感、线材、电视机等电子产品瞄准的是东南亚、南亚市场。

如果说交通是大通道的基础,产业则是大流通的核心。没有外向型产业,就谈不上“大进大出”。

发展外向型经济,河口县发挥沿边优势,与越南老街“联手”建立中国河口——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

“跨合区总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其中中方区域为11平方公里、越方区域为10平方公里。”跨合区管委会副主任苏东才介绍说,跨合区主要发展加工制造、跨境商贸、国际金融、现代物流、跨境旅游、国际会展六个方面的主导产业,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境内关外、自由贸易”的特殊监管模式,是中越互利合作的重要平台、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基地和睦邻安邻富邻示范区。

“我们一方面坚持‘见苗浇水\’,下大力气扶持培育新兴产业;另一方面实施‘大树移栽\’,积极引进有实力、技术成熟、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带动跨合区加快发展。”苏东才透露,跨合区以“不破法规破常规”的理念,除引进了惠科集团、深圳华强酷信等企业外,还吸引了贵州建设河口(贵州)优质农产品集配中心,目的是借助跨合区跨境商贸和现代物流等产业优势送黔货出山。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贵州先期就在跨合区成立了河口农商互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边境贸易渠道,把贵州各地的优质农特产品销往东南亚国家。“公司自去年5月成立以来,截至去年10月底,完成优质农产品销售1.28亿元。”该公司办公室负责人黄燕琼表示。

去年10月,贵州已在越南老街省建立了分销中心,现已向越南销售几千吨贵州果蔬。“我们还拟在越南北江省、河内市、多乐省、规港、胡志明市等建立分销中心、办事处和集配中心,使得贵州农产品以最短最快的时间获得销售信息和销售渠道,建设产供销稳定的渠道。”黄燕琼说。

随着跨合区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一大批大企业还将纷至沓来。那时的河口,“两国一城”的风光也将更为亮眼。

◆嘉宾连线◆

在高度广度深度上拓展 泸州打造内陆发展高地

——对话市委党校经济学副教授陈出新

■川江都市报记者 周丽

泸州作为四川南向发展的桥头堡,在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高地?如何在开放高度、广度、深度上进行拓展?日前,记者采访了泸州市委党校经济学副教授陈出新。

记者:泸州港成功获批列入国家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在您看来,泸州如何做好水运口岸经济+对外通道,开启对外开放新格局?

陈出新:口岸是对外开放、尤其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平台。泸州港成功获批列入国家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这对泸州来说是一个发展新机遇。与此同时,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的建设,加快打造泸州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以川南临港片区争创综合保税区、国家开放口岸和长江航道Ⅲ升Ⅱ整治为突破口,进一步强化泸州港和长江黄金水道对外开放功能,推动临港产业、港口经济发展壮大,着力提升沿江沿海协同发展层次和水平。

口岸仅仅是平台,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也是泸州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川南城际铁路、渝昆高铁、泸遵高铁等建设,泸州必须要抓紧实施。同时,泸州到钦州、河口、瑞丽等出海通道需要打通最快捷的货运铁路。可喜的是,泸州云龙机场即将投入使用,泸州港口逐步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港口产业的发展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越来越高,利用港口区位优势,在港口周边地区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和现代物流业,已成泸州市发展经济的重要方式。港口正在由传统的装卸、转运业务向包装、加工、仓储、配送、信息服务、保税、金融、贸易等高附加值综合物流功能延伸和发展。通过口岸与对外通道的建设,泸州有更多的机会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分工,城市深度发展、深度融合,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记者:在您看来,正在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中心的泸州,如何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陈出新:要充分发挥川南临港片区和泸州港的平台优势和制度优势,立足“南向开放门户、内陆开放高地”定位,加强对接重庆自贸区,分享制度红利;树立更加开明开放意识,把泸州港作为云南、贵州的港口,也作为成都的港口,扮演好“泸州港是成都迈向国家中心城市一只脚”的角色。

当前,泸州全面落实试验任务,探索建设内陆自由贸易港,就要制度创新。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探索多式联运“一票制”,促进贸易便利化。推进跨境融资、航运金融等领域改革,积极发展金融新业态,促进金融国际化。实施“审管分离”“管执分离”,完善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促进监管法治化。加强海关、海事、检验检疫等领域制度创新,培育竞争新优势。在区域合作上,推进“自贸红利·区域共享”,在政务服务互办、口岸监管互认、物流通道共建等领域深化合作,服务川南经济区一体发展,推进区域互联互通。

记者:作为内陆城市,泸州如何在开放高度、广度、深度上进行拓展?

陈出新:在高度、广度、深度上拓展和做文章,泸州大有作为。通过提高开放层次,完善开放平台,推动形成铁、水、空、公完备的口岸开放体系和多式联运市场体系,大力发展临江产业、临空产业、通道经济和旅游经济;在“广”上下功夫,泸州统筹好产业规划、发展布局、物流配套和政策协调;在“深”上花力气,通过提高开放水平和效率,加快由简单加工向研发与贸易转变、由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提高泸州对外开放“含金量”。

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中,要加快培育新型服务贸易,就必须积极转换发展动力,做好“引进来”“走出去”的关键。推动全方位开放,完善体制机制,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新环境,吸引更多企业落户,加快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对外开放新格局。

记者:您觉得,泸州外向型的企业,要有哪些战略思考,才有更大的新开放格局?

陈出新:更大的开放格局,就需要有“因势而变”的发展战略,即善于随大势不断转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泸州的企业,以更开放、更主动的思维向全世界推介自己,才能赢得更广阔的市场。尤其是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中,要国际化的思维,除了制造出物美价廉的商品,还需要巧妙地营销。泸州的企业,在销售渠道策略选择上也要注重国际化,主要是借助和利用国外成熟的销售网络,借力打力,推进企业国际化进程,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记者手记◆

河口跨合区的强磁场效应

■特约记者 孔芒

进入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高速路上的冷链车一辆接一辆。

在中国河口——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简称河口跨合区)河口(贵州)优质农产品集配中心,大量的贵州山货在此聚集。贵州通过边境贸易渠道,将各地的鸡蛋、食用菌、板栗、梨等农特产品销往东南亚国家,源源不断运回越南等东南亚的热带水果。

走进河口跨合区内的云南惠科(河口)电子信息产业园生产车间,越南籍工人正在生产线上忙碌。

在采访中得知,总部位于深圳的云南惠科(河口)电子信息产业园选择落户河口,不仅看中人力成本,更看中河口的区位优势。

翻开中国地图,河口位于云南之“南”,虽为边陲,却是开放的前沿:蒙河铁路、滇越铁路、昆河公路、蒙河高速、红河航道与越南相连,是我国西南前往东南亚、南太平洋地区出海口最便捷的通道之一。自古以来,河口就是我国与越南、东南亚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门户和窗口,是“南方丝绸之路”的第二条通道。

河口打好沿边开放牌,建设河口跨合区。河口跨合区位于中国河口县坝洒和越南老街市、巴刹县相邻区域,规划围网区总面积21平方公里,主要规划发展加工制造业、跨境商贸、国际金融、现代物流、跨境旅游、国际会展六个方面的主导产业,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境内关外、自由贸易”的特殊监管模式,是中越互利合作的重要平台,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基地和睦邻安邻富邻示范区。

独特的区位优势,强劲的开放动力,河口跨合区强磁场效应凸显,吸引珠三角、长三角、闽三角等地区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来此落户,先后成功引进总投资60亿元的云南惠科(河口)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5亿元的深圳华强酷信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红河州河口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云南能源投资集团公司投资25亿元的“云南能投河口跨境经济合作区综合开发项目”等一批项目。

在河口跨合区内采访,眼之所见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标准厂房,投资的热度似乎比当地32℃的气温还高。

河口跨合区值得期待。

新闻推荐

高效管理推进医院发展 不忘初心行医在路上 ——记纳溪区人民医院院长丁友明

丁友明为患者检查术后伤口恢复情况◎川江都市报记者邱晓辉摄影报道声音洪亮精气神足,谈吐风趣、幽默睿智是泸州市纳溪区人...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织综合交通网络 造对外产业基地 促贸易“双向对流” 泸州能否构筑四川 “大进大出”桥头堡)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