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江都市报记者 田明艳
“以前我主要砍柴块、喂猪,一年仅有几千元收入,现在村里办了茶叶厂,我不仅种茶卖,还在茶叶厂干活,每天有80元工资,现在年收入有两三万元。”8月31日,正在村上茶厂忙着摊晾大宗茶叶的纳溪区护国镇德红村二组脱贫户张灯泉如是说。
2017年,纳溪区实现10个贫困村、7061户20325名脱贫对象全部脱贫,并在省级交叉考核中获评脱贫攻坚先进县区。
纳溪区精准把握“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逐年对账“销号”;紧紧抓住产业和就业扶贫这个关键点,依托茶、竹、旅游等“七子”和“纳字号”产业,推进工农融合和农旅融合,已投入扶贫产业资金2.4亿元,为10个贫困村分别建成了1000亩特早茶、藤椒、中药材等主导产业;通过“政企”合作平台,在企业、园区优先安置4400余名贫困群众就业,扶持320名贫困群众实现创业;设置村级护林员、保洁员、巡防员等公益性岗位,让691名贫困群众就业。
纳溪区有效运用政策兜底政策,设立教育扶贫基金2000万元,并以每年补足方式,建立贫困户家庭子女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程就学保障机制,实现应学尽学;通过“群众自筹+政府补贴+社会帮扶”模式,投入“危改”资金2.3亿元,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实现应改尽改;通过低保“回头看”、医疗“全面包”,实现应保尽保。
狠抓资金筹集,成立统筹办,多渠道整合资金6.2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10余个。纳溪区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全区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0万元。通过实施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带动全区贫困户户均增收500元。
纳溪区创新“分类”帮扶,将全区贫困户按贫困程度分为ABC三类,针对C类1248户重点补短、补缺,以压紧压实扶贫责任。27名区级领导、99个区级部门、5163名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成对子,进行“面对面”“点对点”帮扶,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全面巩固脱贫成果。
新闻推荐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代号61—57) 第8858期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 泸州日报社出版(今日8版) 主流·权威·好看·有用
第8858期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今日8版)2018年9月5日星期三农历戊戌年七月廿六总编辑彭祖平值班编委徐勤勇新...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