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新闻 泸县新闻 合江新闻 叙永新闻 古蔺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泸州市 > 泸州新闻 > 正文

精选主导产业 让脱贫户创收找对点

来源:泸州日报 2018-09-05 10:27   https://www.yybnet.net/

■川江都市报记者 田明艳

“早上一根棒棒下山,晚上挑挑肥料回来!”这曾是纳溪区打古镇会龙村村民口中常说的一句俗语,表达的是村里人到镇上买东西的辛苦。

会龙村位于纳溪区最高峰普照山上,是纳溪区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之一,也是纳溪区最边远的行政村。出行难曾是该村村民最头痛的事——如果要到镇上,村民们需要走2个多小时的路,或是花50元钱乘坐摩托车到镇上。这严重制约了村里的经济发展。会龙村在2014年被列为省级贫困村,全村有47户贫困户137人。

“要想富先修路”。2017年7月,会龙村通往打古镇的13公里道路全部硬化,村民只用花10元钱坐车25分钟左右就能到达镇上。会龙村不仅修好了到镇上的路,还在2017年底硬化村内公路11.2公里,实现组组通。

基础设施的完善为脱贫工作打下了基础,精选主导产业则成为脱贫工作的关键。

什么样的产业才能在脱贫工作中发挥最大效益?在这一点上,纳溪区各个镇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让贫困户脱贫找对点。

会龙村把目光瞄准了在当地有着悠久历史的中药材种植。据当地老中医介绍,普照山上有800多种野生中药材。2016年,会龙村采用农户散种的形式进行试点,结果发现试种的中药材长势颇好。2017年,会龙村便发展了1000亩中药材基地,种植川椒、木瓜、吴茱萸、重楼等中药材,当年会龙村便顺利退出贫困村序列。

而大渡口镇太和村在产业选择上,以市场需求大、产值高、见效快的花椒作为优选产业。2017年,太和村引进业主流转荒山,通过“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模式,集中发展500亩花椒基地。公司和合作社通过提供育苗、种植和回收一体化管理,让种植户实现了“无忧种植”。今年,太和村花椒初挂果,平均亩产75公斤,按照回收价每斤7元,就有近35万元的毛收益。该村30户脱贫户通过土地流转费和在花椒基地务工,人均增收1200元以上。“今年下半年。我村还将再建500亩花椒基地,同时鼓励每户脱贫户种植一亩以上的花椒。”该村第一书记张希孟说。

护国镇德红村则把茶叶作为主导产业。德红村第一书记杨洪富告诉记者,地属岩区的德红村正在打造万亩特早茶基地。2016年,德红村引进了四川大里特早茶有限公司在村内建了茶叶厂,弥补村民采茶、卖茶时间上的空白,提高茶树利用率。如此一来,村民家中茶叶每亩可增收1000元至2000元。

新闻推荐

爱护牙齿从小做起 儿童牙医在行动

为幼儿园小朋友进行口腔检查◎周志强/文9月20日是第30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为宣传“口腔卫生”...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精选主导产业 让脱贫户创收找对点)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